感觉杭州可能最大,有阿里做依托,经济上非常强势,虽然GDP被成都、武汉超过,但毕竟GDP只是个虚拟数字,城市真正的实力还是要看吸收资金、创造税收和吸引人口的能力,这几方面杭州非常强势,杭州创造税收能力远高于成都、重庆、武汉、南京,特别体现高收入人群数量的个人所得税方面,杭州已经超过广州,仅次于北上深三个特权城市了,个税总量超过了四川、湖北全省。杭州的资金总量也是仅次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近几年吸引外来高端人口的数量也同样处于顶尖水平,领先其他几个强二线城市。天津、成都、重庆、武汉、南京、苏州目前感觉各有各的弱点,综合起来不如杭州突出
成都、武汉和西安。如果我们把视野拉长到未来5年,乃至10年,天津和重庆的发展潜力已明显不足。天津西有北京,东边环渤海有一圈伺机发展的二三线城市。比如,大连、唐山、烟台、东营等,发展潜力已被削弱和分散,加之未来重点是雄安新区,天津成为一线的资源已不多。而重庆做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猛冲猛打了一阵,经济和城市规模上来了,但未来发展已显疲态,不掉队已属不易。
近10年最有可能的是杭州,南京,天津,1.杭州南京俩经济强省中心城市,又是长三角,长三角上海一个一线太少。2.天津本来就是经济发达超大城市,渤海湾第一大港,同理北方一个一线太少———————往后还会新加一线一线城市,成都,武汉,重庆,这几个城市近10年不可能成一线城市,周边经济发展水平不够,不像江浙那么发达富裕,很难近期培育新一线,这里说的一线是和北上广深一样的水平。
2-3年之内根本就不可能会有一线城市出现,如果推迟到10-20年的话可能有那么几个城市会升为一线城市!要想升为一线城市首先要达到一线城市的标准:一线城市的标准为:1500万常住人口,主城区1200万。GDP总量排前八,人均GDP排前十。经济独立性强,不依赖其它城市的才能被升为一线城市。
新的一线城市一定是从15名新一线城市中脱颖而出的。其他二线城市暂时不具备冲击一线城市的能力。新的一线城市一定是当前区域的中心城市,且人口规模至少一千万以上,下述表格是我统计了新一线城市的GDP与人口总量,苏州、东莞、无锡由于城市级别较低,被第一轮筛选掉,其中苏州是最为可惜的。
应该都不大可能成为一线城市,来看看国内老牌一线城市的总量和人口,北上GDP超三万亿以上人口也超两千万人,广深GDP也超两万亿以上人口也超一千四百万人,按想争做一线城市最低标准GDP也要超两万亿,目前只有一个城市达到,可是人口太多人均太低,看看现在的一线城市,都是比较自足的城市,不用到处跑,工作、经商、打工,如果这些城市真的评上一线城市,总量没总量,人口没人口,会拉低一线城市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