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同事,是94年,研究生毕业,很喜欢感情类方面的书,是家里的独子。有一次和他聊天,他说他爸爸问他要5千块钱,我说为什么。他说他妈妈生病了,需要做一个手术,还差一点钱,让他打一点钱过去,他说觉的很烦人,才工作一年,就问他要求,让他特别特别的不开心。当时听到这个话的我,有点吃惊,凭他现在的工资,5千块不算是很大的支出阿。有些时候,人自私,不是因为书看得多,而是经历太少了。
我们老家就有一个例子,父母亲早出晚归辛辛苦苦种地供他们的儿子上学,从上高中到上大学,那个男孩也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没想到他毕业工作后,就变得很自私,他在大城市花钱花天酒地,却不愿给自己的父母买一些好的,也不愿接父母到他买的房子里住,这么多年的书算是白读了。
读书的人有可能自私,自私的人也有可能喜欢读书。
读书有可能会让一个自私的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变得不自私,但绝对不可能因为读书导致一个人的自私,除非他是读了不好的书。
一个人的自私跟自己生长的环境,人生经历和价值观的形成有关。
《三国演义》确实是名著,但里面满眼都是尔虞我诈,心术不正的人看了难免仿效,所以就有了"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句话,更何况人老奸、马老滑,上岁数人看三国肯定和年轻人不一样。
我们家邻居,他女儿是重点大学的学生,每次回家从来不做任何家务,只知道每天拿着手机和朋友聊天。还经常凶父母,她觉得自己是一个高材生,父母不懂她。
我认为这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待,每个人和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一样,可能读书人不善于交往,喜欢处在自己的圈子里,其实并不是其他人认为的自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