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管工程在房子装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就好像人的血管一样,水管没装修好,以后要更换就就很麻烦。人们一般习惯水管走地,但是几年来越来越多人习惯水管往上面走,也就是走顶,那么这两者各有什么优劣势,到底哪种好,下面博主就给大家分析分析。
做过装修的人都知道,装修中会发生很多突发的状况,很多是我们不能解决或者解决起来比较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施工的图中,就要尽量的避免问题的出现。对于水管的布置也是一样,避免问题出现就是最好的装修手段。对于水管布置,首当其冲的是水管尽量走墙顶,通过吊顶来装饰,尽量不要在沿地面走。这是因为,如果水管出现什么状况,顶面走线容易处理,而地面走线就不是那么容易更改了,主要是由于地砖或地板的拆解难度和成本比较高,两者相比较,还是管道走顶比较合适。
首先讲一讲水管走地这种传统铺设方式的优缺点。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管走地相对于走顶来说,水管的用料较省,可以节省装修费用;
2、水管埋在地下水泥层中,稳定性好,而且使用寿命更长。
缺点:
1、装修前期如果水管没有规划好,重新调整会非常麻烦;
2、如果出现漏水情况,维护很麻烦,需要凿开地板或者地砖,如果漏水发生在木地板下放,则木地板可能出现膨胀翘起的情况。
3、如果后期要对地面瓷砖敲掉重装,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大,一不留神容易打到水管。
4、如果漏水渗透到楼下邻居,则有可能需要赔偿邻居一定的经济损失。
看完了水管走地的优缺点,我们再来看看水管走顶的优缺点。优点有以下几点:
1、水管走顶一般对墙体都是纵向开凿,避免了对墙体的横向开凿,从而不影响墙体的抗震性。
2、方便后期的维护。走顶的方式,水管与水管的接头都留在吊顶内,留在墙体里面的少,发生问题时,尽可能的避免了对墙体的开凿风险。且吊顶容易拆装,维护方便。
3、发生漏水时,水滴滴到吊顶会发出声音,容易被发现,且不会对楼下的邻居造成影响。
水管布线,最好都要开槽,用卡扣固定,如果实在不能开槽的地方,必须用卡扣固定,同时要保证两个卡扣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5cm(热水)和60cm(冷水)。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更好固定水管,防治水管掉落,出现安全事故。
同时在布置水管中,我们还要注意热水管的布置问题。一般热水都有一个冷却的过程。所以在布线选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这个冷却的问题,不然在后期使用热水的时候,会出现热水不够热的状况,这种情况比较常出现在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住户家中。
在水管布置完成后,我们还要对管道进行打压检测,检测水管是否有漏水的情况,如果没有,则表示水管密封性比较好,能够使用,如果不行,那么就要对水管重新检查。我在这里提醒各位业主注意啦,这也是你们水改验收的一个关键点所在,如果你们没有注意到,那么后期的会有水管不能使用的情况出现,改造起来那是相当的不容易,特别是管道走下的情况,基本上地面工程会重新全做。
在水管布置完成,打压检测无误后,我们还要有一样要注意,那就是对管道进行封堵,不管是冷水管,还是热水管,或者是下水管,都要进行。这是因为在后期的装修过程中,难免有掉进杂物的危险,所以,后期的保护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见过的几个工地,就是出现过这种情况,由于后期施工疏忽,造成下水道堵塞,最后还要到楼下住户家去打开下水道,找出杂物才能解决。这些注意事项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所以一直希望业主朋友们提高这一方面的注意力度,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更好的装出一个满意省心的好房子来。
当然是走地下了,走地下的原因有很多,不光是方便,施工简单,而且能够降低成本,对于水压也有好处。
走地下这一点是针对我们普通的住房而言的,如果是楼房开发商大多给预留好了管路不需要自己设计,只需要按照他的管接头安装自己需要的水龙头就可以了。在我们的平房中,水管大多数是走地下的。
因为普通的住房很有可能会有院子,所以如果走顶部到了院子或者其他露天的地方水管还需要拐弯,这样就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施工的成本,如果走地下就没有这么多问题了。
还有就是水压,如果走顶上的话水需要先上到房顶,然后再根据需要用水的部位从上往下供应,在水压偏低的时候很有可能压力不够水流过小,而从下往上供水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整个水管充满水才会向上流,所以水流会一直很大。
而且如果以后水管冻裂或者需要改造等问题,不需要爬高再砸墙了,这样还危险,只需要挖地刨出管子就可以了,也减小了维护的成本。
地上走管路
管路安装最容易,用料也不多,但如有发生漏水,不易发现,维修最麻烦且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如浸泡地板,把楼下邻居的橱柜、吊顶破坏),安装会破坏地面防水,工人一般喜欢走地就因为施工简单,而且不用管售后问题。
墙上走管路
管路安装较难,用料最少,如发生漏水维修容易,且漏水容易发现一般不容易造成重大损失,但开槽较难且会破坏墙体较多,不会破坏地面防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