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命中,会有很多很多的过客,而过客就是恰巧经过我们人生的人。或许,有的过客只是一个过客,而有的过客,即使时间很短,却在你的人生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让我说说,我生命里一个难忘的过客,我会想到一个名字,一个或许你也认识的人――蒋方舟。
第一次知道蒋方舟,是在一本意林杂志上,偶然看到的名字。当时的她已经是写作界的一颗新星,正待冉冉升起,起初,我对她不甚了解,只知道她是一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真正认识她的时候,是在她2013年出版的杂文结集――《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这本书是她20岁后的第一本杂文结集,她也在书中反思着自己成长路上的得与失。其实方舟自出道以来,一直是争议不断,曾经一度成为群嘲的对象。
前段时间的《圆桌派》,更是一度把蒋方舟与徐静蕾推上风口浪尖,有的人认为28岁的蒋方舟活得还不如40岁的徐静蕾,有人吐槽她太弱,不如徐的风采与从容。更是把徐静蕾,作为当代新女性的标榜。其实,这本没有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有的人向往自由,崇尚光明,其实是因为她曾经生活在黑暗里过,比如蒋方舟。方舟自出道以来,争议不断,其实她只不过是个孩子,但她已经承受了一个孩子所不能承受的,她必须承受成名带给她的烦扰,这也是一个普通孩子所没有承受过的,但她还是坚持下来了。蒋爸爸蒋妈妈曾说,方舟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强的,其实,这种能力又怎么可能是天生的呢?往往是经过后天锻炼的吧!而一个孩子,需要独自面对这些争议,她的内心该有多么强大啊!
还有的网友,说着“蒋方舟是她妈妈塑造出来的一个作品”,这其实是一种程度最为轻的非议,但是对于这些非议,方舟早已云淡风轻。她豁达乐观,对于这些争议,也早已不以为意,她只想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年纪小的时候,她分不清人性的善恶,所以练就了一身的百毒不侵;而长大以后,又因为看过了太多的是是非非,过早的成熟,心性早已豁达。
曾经的我,一度自闭,不想说话,不想交流,即使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以为我得了病,一种很严重的病,但是后来我在蒋方舟的书中找到了答案。原来她有过类似的经历,在人际关系上的处理,其实一直都是蒋方舟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她不知道该如何与大家相处,所以他的孤独,也练就了她精神上的早熟。每次放学,别的小朋友会成群结队的,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但蒋方舟不会,她更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或者独自一人到图书馆里看两三本书,或者独自一人回家。
后来的后来,她曾说,是东京拯救了她。2016年,她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是东京拯救了她。同样的,她也拯救了我……
生命中有没有一个难忘的过客?答案是有的。真的是那种只见了一次面的人,再也没有见过了。
那是去年国庆的事情了,我坐上了从西安开往商丘的火车,因为我这人喜欢发朋友圈,于是我就告诉大家我好不容易坐上火车回家了,原话是这样的“欢度国庆,祝福祖国。本宝宝终于要回家了”,并且附上了自己一张图片,其实我是在拉仇恨啦😃😃。拍照的时候我完全没在意旁边有两个人,想着大家反正都不认识,发完朋友圈就老老实实的坐下了。不知道为什么旁边那个女生因为她爸爸的电话,而越说越激动最后还哭了起来,同样是女生,于是我就默默地给她递了张纸巾,后来也算是这样认识了。
可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右边的那个男生,因为刚一上车,大家都各自安放自己的行李,没有时间去关心别人的事情,我也没怎么看那个男生,等到再仔细看那个男生的时候,突然发现他长得好帅,可能是因为他和别人聊天比较开心,有的时候会笑,他的笑容很阳光,看样子应该是个性格很好的男生。他身穿的衣服岁不是什么名牌,但整体看来很是得体,让人觉得很舒服,他的背笔直的靠在座位上(我一般坐在座位上都是拱着背的),整个人都感觉很有气质,身上还散发着洗衣液的清香,那一瞬间感觉真的是被这个男生迷到了。不过好在自己事后勇敢的去主动找他聊天了,我得知他和我一样同是大一,而且都在西安上大学,他是理工类的专业,并且我们都是河南省的,老家离得也很近,言谈之中发现他懂得很多,想必是报读诗书吧,我又再一次被他了,我们两人也是相谈甚欢,最后到了他要下车的地方,走之前,我像他要了联系方式,理由是下次可以一起约着回家。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也是我们唯一一次见面,虽然同在西安上大学,虽然彼此留着各自的联系方式,但从来没有能够再一次见面,为了可以再见一次,我曾试着努力了一把,但似乎没有起什么作用,第一次是天公不作美,本来约好去他那边爬上,可是到了那天天气是重度雾霾而且还下着小雨,相见之事便就此耽搁,事后我也陆陆续续的进行了一两次的尝试,但也都没能成功,可能真的只是过客吧,很难忘却再也不会见面。
命这么漫长,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不管他们对怎样,他们始终是你人生的过客,在我人生的过客中,对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我的高中班主任老师。
初中的我不爱学习,自然而然学习成绩就很差,来到高中之后,我也一如既往地像初中那样,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对学习不感兴趣,那时候我们的高中班主任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对于我们这样不爱学习的热,他不批评,但也不会去无视他,反而会用心的对待你和观察你,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他会在每个星期的班会上,说出我们日二常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小到一些穿着,文明的用语,和一些好人好事。
然后在和我们说一些道理,说一些成功的人,该具备怎样的品质,说许多成功人士,他们小时候是怎样的。我记得他当时说爱因斯坦的时候,说爱因斯坦七岁才学会说话,还说你们以前小时候肯定比他强。
我记得他当时还说,虽然我们中考失利了,但高考还在远方等着我们,一次失败就能让我们低下高贵的头颅,那绝对是成功不了的,他还说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连续参加了三次高考,都没考上。虽然现在这些听起来很幼稚,但对于当时幼稚的我们来说,却真的很有用。
不仅仅在思想上,在生活中,他也很体贴我们,高中的时候学校的饭菜真的很差,随他每个星期都会自己出钱,为我们做一点红烧肉之类的大补的东西,我很感谢她,高中三年,对我的照顾,和高中三年对我的教育,不管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人,我的高中老师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过客。
我觉得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个难忘的过客吧。我来讲讲我苦苦等待了三年的初恋吧。
爱情里最令人心痛的不是背叛或者出轨 而是冷漠。记得我们只相处了三个月,然而却让我用一生去怀念。在分开后的每一天,我无时无刻不在想他,所以每次总是以各种方式找他聊天,然而他总是以各种敷衍的语气来回答我,以至于我的热情被他日渐消磨。记得那一次我们已经好久没见面了,我特别想见到他,然后我就找了一个借口去他工作的地方找他。伴随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我在他上班的附近等他出来找我,然而他只在QQ上和我说他很忙没时间,我说我的衣服全湿了,他说那也只能怪我自己,又不是他让我来找他的。
那一瞬间,我的心已经碎了一地,那一刻,我决定我真的要放弃他了,我真的受够了他的冷漠了,我真的不要再继续爱他了。那天我只好一无所获的淋着雨走在街上,脑海中全是他的身影还有我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们已经有一年没有见到对方了,我们也即将去到不同的城市去上学,或许永远也见不到彼此。想到这些,我真的好难受,分开后的两年里,我早已习惯每天想他,如果有一天我不再想他了,不再爱他了,我会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又一次开学后我又习惯性的和他聊天,问他在干嘛,想知道他在那个陌生的城市过得好不好,然而他只是简单的回答我。每次我们的聊天比朋友还冷漠,冷漠得让人窒息。这么多年,我好想对你说,爱了你这么多年,我从未后悔,也从未选择放弃,感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感谢你教会我如何去爱。我相信,有一天我们终会在一起,我也会像你以前那样待我一般待你。现在的我,会更加努力,因为我爱你。
愿我们在看不到彼此的日子里灼灼生辉。
过客,通俗点讲就是,有一瞬间或者一段时间对你很重要,但最终还是离开你,但是每当想起或者提起的时候你都会很在意,在我生命中过客很多,但是说让我很难忘的,有那么一个但是严格来说我也不知道算不算的上过客,那时候还上大一,家里给的生活费不够,我和几个舍友跑去出去找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干,想自己改善一下生活,我找到一下公司做一些跑腿的活,有一天傍晚,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我收拾完东西,赶紧奔着地铁站就一路狂奔,公司离学校比较远,我都是每天感早班车然后晚上感最后一班要是赶不上,我这一天都白干,还要打进去10元的打车费,下了地铁肚子感觉一阵酸痛,光顾干活我都忘了自己一天没吃东西了,我找个了路边的饭店,正好赶上今天发了点工资,我决定犒劳一下自己,点了两个菜,还要了两瓶啤酒,菜一会就上来了,我开始胡吃海塞,半个小时候,酒足饭饱的我,到饭店吧台去结账,一共52块,我一摸我的背包,我瞬间石化了,我得手机钱包,都没了,有可能在跑的时候,掉了,老板一看我的样子说;咋了小伙子,我说;我要是说我钱包掉了你信么,一听我没钱,老板不乐意了,说你吃饭之前都不看钱包啊,骗谁啊,想白吃啊,在店里吃饭的人都齐刷刷的看我,有些人还在小声嘀咕,当时我真的感觉好丢脸,这时,一个大哥说;多少钱啊,老板说52,这大哥说算我帐上吧,老板没在说什么,我赶紧跑过去说谢谢你啊大哥,大哥笑笑说东北人吧,我说是啊;哎,老乡么能帮就帮一下。我说大哥你手机号多少明天我还你;不用了 啊又没多少钱,我看你也不像骗人的。
那天以后也没在见到那个大哥这么多年了一直也没还给他,估计他都忘了吧
郑愁予的《错误》中说:“我哒哒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在我如今限有的二十几年生命里,时光匆匆来往过客颇多,让我难忘并不时会想起的却只要那一个。
彼时我才上小学一年级,生的弱小,在班里总是被个头稍大的同学欺负,有个女孩子和我一样的个头,却总是能第一时间冲出来替我说话,我对她十分感激,互相熟悉之后就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她的名字里有个“一”字,我便叫她老大,她每次听了都笑眯眯的。最先开始进入小学的我很不适应,学习成绩也是班级里中下游水平,但是老大不一样,她每次都能考到全班前几名。我就很崇拜她,整天跟在她后面问问题。
她是个古道热肠的小女孩,除了帮助我的学习,还总是在生活上关心我。有次下暴雨,我们俩都没带伞,又落到班里最后走,连个借伞的人都没有。眼看着天就要黑了,再不回家家长该着急了,她当机立断即刻把自己的校服外套脱下来套在我们俩头上然后让我跟着她一块儿跑回去,路上遇到一片泥泞的土地,我们俩的脚都陷进去拔不出来了,她就一个劲儿的推我,先把我推到田埂上才坐在泥地里拔自己的脚。那天雨下的特别大,但是我们俩却因为这场雨的关系变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等上了二年级,我们都剪了娃娃头,个头身量又相似,穿上校服仿佛双生子,更神奇的是体育课做活动把外套脱了以后我们俩惊奇的发现连秋衣都是一模一样的,于是兴高采烈的手拉手去踢球,那真是我小学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但是我始终都记得那个替我出头的小女孩,那个愿意用校服替我挡雨的小“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