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塑像作为佛教造像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中国,盛行于唐代,至宋代流行而普及,并迎来了彩塑艺术的辉煌时期。温州白象塔曾一次性出土了四十二身北宋彩泥造像,形态毕肖,敷彩描金,精彩绝伦,极具绚烂之美,是宋塑的典范之作,也是泥塑中的珍品。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彩塑菩萨立像就是其中之一。这一刻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艺的精美,是一次非常有趣的体验。
看完《国家宝藏》来这里寻宝,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玉琮和万工轿,看到实物,感觉很震撼。我最喜欢的也认为最有趣的是:五代十国吴越国鎏金纯银阿育王塔。它是由纯银捶揲成型,整体铆焊套接。塔方形,由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基座下面用方形银板封护,塔座的每侧以菩提树、禅定小佛像4尊相间作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这里有传说中的《富春山居图》,所以值得一看,虽然是仿品,但是非常值得,特别是志愿者的讲解,更是让整个馆充满生机。听志愿者的讲解我们才知道《富春山居图》为元朝的书画,是黄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砚滴,也称水注,是一种文房用品,用于为砚台磨墨添水。这件舟形砚滴为元朝时期的瓷器,胎质细腻洁白,釉层肥厚、色粉青。其设计巧妙,动静结合,寓意生动,是一件难得的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龙泉青瓷精品,让我了解古人在写诗作画的时候,看见这一件文房用品,心情想必跟我一样,也是十分的开心。
很不错的让家长孩子都能寓教于乐的场所!尤其周末带孩子去长见识很值得!这里的展厅讲述浙江古代的历史文化进程,内容详尽,镇馆之宝也丰富多样,还有定期会举办一些公益活动,比如手语课,让公益走入普通百姓中,我个人比较喜欢宁波“万工轿”,这个宝物虽然年代不算太久远,但其造型精致,栩栩如生,可谓将古人的智慧发扬的淋漓尽致,据说当时花费了10000多工时才完成的,所以也被叫做“万工轿”。轿顶仿若一个盛开莲花,整个轿上的人物和花鸟等达到了250个之多。而其中又将戏曲故事附在了轿子上,比如《浣纱记》、《水浒传》、《西厢记》等,也让孩子对这些古代文章感兴趣,很好。
公司每月一次的党员学习活动,这个月党支部安排我们去参观公司附近的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就在西湖文化广场左侧,地理位置很好,交通很方便。博物馆有3层,主要是参观2楼的党史区域,图文并茂,并伴有音响效果,很有教育意义。当我看到彩凤鸣岐”琴的时候被深深震撼,挺馆内的工作人员讲解琴呈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可以想象到那时候这把琴是多么的优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