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收集邮票是在我大姑家开始的,那时大姑的孩子才刚学会走路不久。我在大姑家吃饭,突然发现他在玩邮票。我要他给我,他不给,一把捏着往口袋里塞,我拿吃的给他,从他手里把邮票哄下来了,呵呵!当时邮票还是贴在信封的纸上,我拿回家后,放在水里浸好,后来终于弄平整了。
这套现代科学家的邮票我到现在都还没集齐。这一套共4枚,我才集了3枚,还缺一枚。左边那个数学家熊庆来的邮票是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集的。我还记得那天县医院里的人来对我们学校里学生进行体检。我们都在玩。这时,邮递员来了。一看见邮递员来送信我就异常兴奋,看看有没好看的邮票。这时不知道谁来拿信件,我老爸跟他说了声,把信封拿下来了。我拿到了信封当然要去撕。这时,一旁正在聊天的一个医生用一口的枞阳话一边用印台敲着桌子,一边说:有票不冷撕!有票不冷撕!(邮票不能撕)邮票不能撕?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干的。我问哪怎么办?医生说,放在水里浸。于是,我就把邮票附近的纸撕下来,放在了脸盆里。没一会儿,邮票果然和信封分离了,而且背面还很光洁。这确实比直接从信封上撕要好多了。后来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问小学旁边有家人有没有邮票(我真的是上门收邮票),那家的年轻人笑笑,从一个相册里翻出了许多邮票。挑出两枚重复的就给一枚给我。挑到这个的时候说:小鹅我也没有。他先是把这枚邮票给我了,想想还是说:小鹅不给你了。后来,他又找到了同样的这枚邮票,说:小鹅我有了。然后就把这枚邮票给我了。
我有些邮票,印象最深的是虢国夫人游春图,首日封,昭君出塞,掷铁饼,虢国夫人游春图是在县里买的,还是首日封那时不知道什么是首日封,居然把首日封上的邮票给揭下来了,真是脑残。昭君出塞,读小学时就想买这个,老爸不给买。后来,读初二的时候,去县城参加作文竞赛。老师说要我去枞阳参加作文竞赛我很高兴,别人还以为我是去参加竞赛高兴呢,其实,我是去枞阳能买喜欢的邮票高兴,终于攒够了买邮票的钱了。
一到枞阳,我就直奔集邮门市部里,第一个就买了这套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还有一枚小型张,3元钱。那时,3元钱我还舍不得买,准备以后再买。一直到现在也没买。掷铁饼,滑雪的那个邮票是保加利亚的,我在集邮杂志上看到这个便宜,然后就把1元几毛钱装信封里寄到集邮杂志社去了。过了一个月,杂志社居然真的寄邮票过来了,还是挂号寄过来的。真守信呀!
其实是偶然开始收集的,这套童话邮票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在班里一个男生的集邮杂志上见过。读高一的时候,居然买到了这套邮票的盖销票。很是激动 对了,这套邮票不全,缺一枚一个小兵站在纸船上的。
我小时候还爱集火花,集得不多,其中有套金陵十二钗非常精美,是我的大爱。后来的亚洲象联票是一个哥们送给我的。他叫王勤。我读初一的时候,他读高二好像。我俩年龄和年纪差距都很大,就这么鬼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和他成了朋友。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联系。
意外收拾出来一本册子居然有猴票一张
这张猴票看看品相咋样,有没有喜欢的,有喜欢的可以来交流交流
我也是从信销票集起,不过现在集的都是新套票。现在己经集了几本了,信销的也有一小本。
以前集邮是真的“集”,一张一张的集,现在集邮应该算“买”,一套五套十套的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