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米开朗琪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艺术家,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美术三杰。他全名米开朗琪罗·博那罗蒂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生于1475年3月6日死于1564年3月18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
在他成为艺术家之前,他所做的事就是让自己的艺术天分表现在各种作品上。他的作品《哀悼基督》雕像使他在罗马声名鹊起,名声大噪。
但随之而来也是世人的嫉妒,尤其是罗马教皇的艺术大官勃拉曼特的妒忌,从此人生开启了另外一种被迫创作的道路。这位大人在教皇面前教唆,让米开朗琪罗去教皇的私人教堂做壁画,实际上是为了难为米开朗琪罗,因为这个教堂地势不好,而且不是做壁画出身。所以,他最大的痛苦就是如何在被逼迫,经济窘迫并且时局动荡年代,既要保命又要完成教皇的壁画。但是好在他完成了,并且成为艺术名作《最后的审判》《创世纪》。
那痛苦或者说困难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壁画是湿画,不像是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可以一遍遍画,但壁画是一气呵成的,画了就不能再改。所以在画在教堂之前,会做大量的草稿,差不多五十多幅草稿,300多个形象。这样有时候拖了教皇的期限,就容易受到教皇的恐吓。
2 壁画是画在私人教堂西斯廷教堂上,《最后的审判》是画在教堂的大门上,《创世纪》是画在天顶上的。天顶距离地面十几米,要在当时架梯子画,那得多大梯子啊。所以对体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3 壁画不是他自己想画什么就是什么,既要考虑教皇的意见,又要考虑教堂的讲究。教皇不可能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告诉米开朗琪罗,所以他只能花大量的金钱请教皇的亲戚朋友喝酒,打听教皇的想法。在考虑宗教文化时候,又要加入自己的灵感,把这些都融合在一幅画上,是多么的难得。而且他是个较真的人,为创作雕塑,他醉心于人体解剖,这在当时是非常伤风败俗的事。而且他但凡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都会亲力亲为,做到完美。所以他对壁画的要求也是坚持的自己的原则。这难免与教皇有矛盾,最终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这需要多大智慧。
4 经济紧迫,因为作画用的原料是自己买的,工人的钱要自己付,而且还要时不时照顾一下家里,他有好多个兄弟。同时呢教皇给的金币一直不足,米开朗琪罗在日记中都写:如果教皇每月给我400金币就好了。
5 当时时局动荡,处在文艺复兴时期,说白了就是过渡时期,文化,教宗,观念,万一处理的不好,就会被拖出去烧了,砍了。
所以米开朗琪罗的痛苦就是在这样一个经济困难,时局动荡,兼顾教皇想法, 宗派文化同时又要完成完美的艺术创作。最终他做到了,米开朗琪罗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
作者:门前一竹有意思。微信公众号:门前一竹。(ID:menqianyizhu),这里有生活,有情感,还有意思。
痛苦有很多种形式,有物质匮乏、经济窘迫的痛苦,有精神受限、心灵遭创的痛苦。米开朗基罗痛苦属于后一种,他痛苦的根源在于总是被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因为他的爱好是雕塑,一直想成为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而不是画家,但是教皇却总是让他去作画,而且每一次作画还会受到小人的诬陷和诽谤。
米开朗基罗痛苦似乎是与生俱来的,可以说他的灵魂都透着痛苦。他几乎没有吃饭的时间,更没有什么休息的时候。他的精神和肉体已经被持续不断的超负荷工作给拖垮了,他一直在和患难作斗争。可能只有当《酒神巴库斯》、《大卫》等一个个被禁锢的躯体从石头中解脱出来的时候,米开朗基罗才会感到自己的灵魂也被解放了,自己也似乎不再那么痛苦了。不过,米开朗基罗有时也认为痛苦可以让他保持清醒与敏锐,他把痛苦转化成了创作的热情。崇尚自由的他不得不长时间仰着头在天花板上画画,让他到最后看起来更像一位老人。
米开朗基罗精神上所受的痛苦比他的肉体更厉害。自卑、多疑、孤僻侵蚀着他;他想躲避权贵,却又不得不为教皇工作;他宁愿自己过着捉襟见肘的贫贱生活,也不会拒绝家里人向他伸手要钱。到了晚年,他痛苦地回顾自己的一生,看到曾经的巨作未完的未完,被毁的被毁。他感到力不从心了。
也许这才是米开朗基罗最大的痛苦吧。
米开朗基罗是一位在绘画方面很有才能的人,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甚至是建筑方面,他都有着拿手的本领。谈到米开朗基罗老师,能教育出这么优秀的学生,肯定也丝毫不逊色,那么米开朗基罗老师是谁呢?
因为各种原因,米开朗基罗有多位老师给他传授知识,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米开朗基罗老师贝托,米开朗基罗成为贝托的学生是通过别人的介绍才让他们成为师生的关系。贝托给米开朗基罗传授的知识主要是雕塑方面的专业知识。贝托虽然当米开朗基罗的老师只有短短的一到两年的时间,别看时间段,就这段时间,让米开朗基罗不仅掌握了雕塑方面的要领,还把贝托在雕塑上的精华都学到了。之后虽然贝托不再是米开朗基罗的老师了,但米开朗基罗仍然专心学习他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能力逐渐提高。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米开朗基罗是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其漫长的一生中创作出了大量代表着艺术巅峰的作品。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人,一位天才型的艺术家,一位慷慨的人,也是一位完美主义者,更是一位将全部的精力献给了艺术事业的人。
米开朗基罗评价一:他是一位天才型的伟大的艺术家,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会反对,这一评价对于他是实至名归的。米开朗基罗十三岁才开始学习绘画,学习雕塑的时间更加的晚,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展现出了其在艺术创作上天分,学习的速度快的令人称奇。在23岁的时候他创作出了标志着其艺术创作巅峰的作品《哀悼基督》,这一艺术高峰至今无人能够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