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很多描写的特别动人的词,比如辛弃疾的《青玉案》,还有李清照的《如梦令》,以及秦观的《浣溪沙》。
首先来说说辛弃疾的《青玉案》吧!这首词描写的是元宵节的灯火辉映的热闹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一句开头就让人身临其境,感觉到元宵佳节的热闹。
这种场合最适合偶遇佳人了,正是在这个热闹的赏灯节,遇见了那个怦然心动的人,因为来来往往的人流,一下子她的踪影就看不见了。
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痴痴的寻找着对方的身影。终于在寻找她千百度以后,才恍然的发现,自己一直寻找的那个身影,就在灯火阑珊的地方。
这首词真的描绘出了我心目中想象的那种相遇,在这种美好的环境中,遇到那个让自己觉得美好的人,这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和美好是让人终身难忘的。
当然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又是另外一种美了。这首词描写的生活状态是我特别喜欢的,比如里面说的,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这些白描都很好的写出的游玩的乐趣。
这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在意时间,随着自己的心意,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虽然是写游玩的词。却从侧面说出了画面感。
谁不想乘坐一叶扁舟,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呢!欣赏着美景喝着美酒,来到荷花从中,仿佛时间都静止了。这美景能永远留存于心。
而秦观的《浣溪沙》我喜欢其中的一句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这一句的描绘真的太有意境美了。
飞花比作梦,丝雨比作愁。这种淡淡的忧伤却又不那么忧伤,反而让人觉得沉醉,这其中的情绪需要自己慢慢的咀嚼,回味以后反而有种难以言喻的美。
真的,诗词中的美是不能描述的,这些诗句词句看起来那么美好,那么的有生命力,看到了就不舍得遗忘。
要说我读过的最美的一首词,当属李清照的《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读起来很有画面感。
这首诗美在了“诗中有画,画中有美人”这首诗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包含了很多少女的美好小哀愁和小心思。
这首诗画面感极强:少女还时不时想起常去溪亭玩耍到傍晚才踏着暮色回家,有时候喝了点小酒带着半醉半醒,却沉醉在这美好景色中而忘记了回家的路。本是兴致尽了渡舟回家,不料却误入了莲花藕蓬的深处,于是努力的划啊划啊,但却不小心惊得白鹭纷飞。
当然,这词中的少女就是李清照本人。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你词人,有着“千古第一女词人”之称。这首词美在了寥寥数语就给人营造了一副“佳人泛舟图”,体现了溪亭之美,莲蓬之美,景美人更美。
这首《如梦令》以词人自己的婉约风格轻快的展现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之美,达到了意境美,短短的几句就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主人公写这首词时,一定也是很忘我的,所以才会醉在美景之中。这首词表现出来词人。的少女心态,当少女误入莲藕深处时,急切地想要离开,表现了女孩一时之间的慌乱和无措的小紧张。
词人在写这首词时,采用了景色不断切换的方式,体现了词人美好而愉悦的心情,所以更给这首词增添了一种不经雕饰的浑然天成的美。这样一首美的词怎会不令人动容呢。
最近晚自习有点无聊,所以我就在练习钢笔字,好打发这很长的时间。有时候自己都不想练了,就看着那些古诗,因为自己买的这一本书里是有很多优秀的诗词的,自己从小就喜欢朗读诗文,有时候把这些诗词都会背下来,放在自己心中,所以自己才会有点文化气质。
最近我读的一篇诗词,我特别的喜欢,这是曹操写的《短歌行》。感觉每一句话都很美妙,想不到他是那么的有文化,最喜欢开头的那几句,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我觉得有一首诗能有一句像这样的话,这首诗歌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很多诗词就是靠一首曲子来支撑的。
但是这首诗还有很多的哲理,朗诵起来是那么的动听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当读着这一首诗的时候,是多么的享受啊!其实可以说是拥有了另一个世界,这是读书人,应该有的。当你们遇上这些美好的诗词的时候,需要你们多读几遍,好好的感受一下,不需要一次带过,那样不是真正的读书,而是为了好玩,最好能够背下来,那才是读书人应该做的。
菩萨蛮一陈克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 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瓮杨花转。 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本词那似有若无的性灵抒写使词中的杨花柳絮轻灵地在读者心灵中飘飞,给人无限的美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池菏跳雨,散了真珠还聚。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我的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是纳兰性德的一首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