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错:花田写扇错请周通;周通欲强娶玉燕;卞机扮女妆;小霸王错抢新娘;:周通抢春兰陪嫁;玉楼以身相许卞机,玉楼扮男与玉燕成亲。八错,周通再进刘府,鲁达代入洞房,如此八错。
《花田八错》,旧时青楼戏曲名。故事取材于《水浒传》小霸王周通抢亲一节。经过历代戏曲大师完善,剧本得以传承。这故事用现在写剧本的眼光来看,颇具“张力”,也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物不知道,阴差阳错造成误会”。(其实,这种写作手法,也是现在创作喜剧剧本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技能。)需要说的是,这个剧本在后来的整理之中,把情节合理化了,剧本也做了相应的删减。
所以现存的《花田八错》剧本,用现在的眼光严格来看其实应该是“四错”。但由于每一个“错”都是双方“将错就错”的结果,所以惯称之为“八错”。(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八”字儿是个口彩,图个吉利,形容“多”、“复杂”的意思。这个说法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起:花田写扇,错请周通。话说雁门关下桃花村,刘员外家独生女刘玉燕子,自幼是个学霸+女神,豆蔻年华,父母想给她找婆家。玉燕不从,说自己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事儿就这么一直耽搁着。承:女装大佬,惨遭绑票。转:女侠柔情,误作千金,合:天赐良缘,双喜临门。故事的八错,应该这样整理:刘永错认周通——周通刘府认亲——卞玑男扮女装——周通抓走卞玑——周妹拾获落帕——雷横错抓周妹——刘员外误认周妹是女儿——周通错摸鲁达。一环扣一环,是不是很带感。
《花田八错》是一部轻喜闹剧。如同《西厢记》一样,舞台上的主角不是小姐,而是丫鬟,总是由花旦扮演。《花田八错》更是一部小题大作,极见花旦做工的花旦名牌戏宝,也是正印挑班花旦必备的拿手做工戏。据梨园行家评论,这出戏“因错就错、错中套错,诡言串梭于情节繁复、喧哗搅闹之中,演尽世俗人文形态之荒唐怪趣,令台下看官由头笑至尾”。花旦春兰一场紧过一场地跑上跑下,大卖“花旦台步”功夫,脚下能“踏跷”者贵为极品。戏里一段接一段的“流水跺板”,讲究字字玑珠,唱出莺燕欢歌之畅快。尤其好看是“绣楼赶工制鞋”那场戏,由花旦之搓麻线、纳鞋底一整套源自世俗生活的艺术关目,将古代闺秀仕女之人生姿态演绎发挥至极致。
花田错亦名花田八错,在京剧舞台上是一出花旦名戏,主要是看花旦春兰的做工身段,尤其是脚下的踩跷功夫,这出戏和另一出花旦戏拾玉镯堪称双璧,而今拾玉镯仍可见,花田八错几乎已经失传。这八错是因错就错、将错就错、错中套错,情节繁复热闹,舞台上要演完八错需要两小时,通常只演出四错,约需一小时,後来此剧改编为「桃花村」,使情节更为紧凑,电影中以桃花村为本,将错综复杂的情节合理化,所以不是原始剧的八错了。胡金铨以戏曲方式处理,风格典雅不低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