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清明诗是小杜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几个简单的意象就把清明时节的情景跃然纸上,首联和颔联的中描写了典型的清明时节纷纷而下的雨,路上匆匆行走的路人断魂黯然等场景。南方的清明节似乎总是少不了一场雨,有时毛毛细雨,有时淅淅沥沥的大雨,天色好像也是阴郁低沉的。天气也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阴郁的天气总是让人烦躁,路上的行人在雨中也格外的行色匆忙。
而那些专门祭祖,缅怀先人的过客的眉眼间也似乎染上了水光,带上了愁色,好像一个个都要断魂,失魄。特殊的日子,也会更加思念特殊的人,过往经年,人可能早已逝去,记忆却永远的残留在脑海,清明时节的雨中更是不知多少人失了魂,断了魄。
首联颔联给全诗定下了一个抑郁伤情的基调,颈联“借问酒家何处有”也是自然流畅,不论古人,抑或现代人,惆怅苦痛时,大多选择借酒消愁,古人清明怀人亦离不开酒。雨中行色匆忙,寻一酒家,既可以避雨,又可以浇愁。
借问一声酒家在何处,“借”这一字尽显客家的礼貌,诗句的文雅,实在久品仍觉妙绝。路上牧童抬手指向远处的杏花村,告诉客家酒家何在。牧童似乎只是静静的那么一指,无声胜有声,尾联和颈联正好动静结合。
清明节称为踏青节,日期为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其实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清明最早的时候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是其后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寒食节的最后一天定为清明,随后逐渐演变成人们纪念祖先的节日。
关于清明的诗歌数不胜数,而最出名的一首便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清明诗简单易懂,也是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了。
而这首诗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关于清明的诗,我对其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更是深有感触。
一句简单的话语将清明时候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之心和对亲人离去的悲痛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欲断魂”一词,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几乎完美的将我们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前面一句话更是如同一个flag一般高高竖起,后世无论之前之后天气如何,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家那边一般都是下着雨的。在这就不得不感叹一下古人的文化。没有精密的仪器去检测,确实硬生生的凭借着常年的生活经验传下来的话语却都是基本上适用的。
描写完前面细雨纷纷,诗人赶路,后面那个问酒家何处有的场景就显得极其自然。下雨了自然是需要避雨的,酒家则是有几分借酒消愁的意味。而最后牧童的一指然整个问路图跃然于纸上。
简单的诗句中却蕴含着诗人无尽的情感。这便是我最喜欢这诗的原因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____晏殊《破阵子·春景》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____黄庭坚《清明》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____高翥《清明日对酒》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____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____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____王禹偁《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____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____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这些诗句写的都非常的应景,并且可以让我们真正的体会到那种深入其境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