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阅读学习类手帐的时候,我一般都是以年度为目标(考试类复习手帐则是根据复习时间具体安排)。通常在单位目标时间内,我根据自己的需要,先列出全年想看的书单,再根据书籍的质量和豆瓣上的评价,确定重点阅读的书目。
一本完整的阅读学习手帐,应该包括书目索引、内容提要丶全书框架梳理、关键词摘抄和书评。在记录阅读提要的时候,我通常先看书名、作者、出版社、目录等信息,然后快速浏览全书,用自己的话概括全书的内容。或者在看书前,就按照目录框架写下自己的思考,在这本书的领域范围内,我有哪些问题?希望这本书能够解决哪方面的问题?如果遇到此类问题我该怎么思考?作者的观点和我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出入?读完书后,我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具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能做点什么?
梳理全书框架这个对于自我的能力提升尤为重要,因为这个梳理不是目录的简单堆砌,而是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逻辑。我一般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下来,但要注意的是,全书的目录框架可能是十章内容,我用思维导图记录的则是对我最有用最有启发的三四章的想法。
在摘抄关键句子的时候,我通常的做法是,不管别人喜欢什么或者如何记录,只摘抄对我最有价值、最有感的句子,并在旁边空白的地方写下当时触动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考,并转化为行动。最后的书评或者PPT输出,则是考验你看完全书以后的整体归纳能力,一篇好的书评或者PPT不仅能帮助我们日后复习回顾全书的关键内容,也可以让没有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迅速抓住关键的地方,从而有效地甄别和判断此书的价值。
在记录读书学习类手帐的时候,我一般采用b5大小的笔记本,将两页合并成一整页实用。在笔记本的上半部分,写下书的标题和作者等相关的版权信息。中间空白的部分分成三个板块,分别记录全书框架、摘抄和书评。最后在底部的空白处,写下小结和以后采取的行动。用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读书阅读,同时还适用于学习一门新技能和应对各类应试。
一个最会写字擅长设计P图的历史老师 微信公众号 【史觉一梦】
如果我们把读书,听课学习作为输入,那还是需要有输出的,输出形式也很多,如做笔记,写文章,录音频,分享课,写书等。
那通过手账我们的输出形式就是做笔记,但我们一定不能再做平时的线性笔记了,我们需要做出有颜又有料的手账笔记。我通常在手账上会呈现三种笔记风格,思维导图形式的笔记,视觉方面的笔记,最后就是需要通过一些剪贴进行的手账笔记。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做笔记的好处有哪些?可以理清我们的思路,可以帮助我们积累素材,为写作演讲做准备,通过做笔记,让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可能会激发灵感,与先前的知识产生一个链接等。
其次我们做的笔记一定要有逻辑性,有目的性。在阅读前我们一般会提问,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关键词抓住文章要义,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快速略过,对于新的知识可以用荧光笔或便利贴做标记。
在做手账笔记的过程中,为了让整体颜值提升,我们可以采用几个方法:第一步是设计标题,可以用大号的艺术字来呈现,若家里有打印机我们还可以把书的封面打印出来,剪贴到手账本上,若没有打印机,可以把书的封腰剪贴下来,让整体有立体感。第二步是要思考排版的方式,是采用对称性,发射状,还是爆炸式,或者采用平均分配的形式。第三步在摘录一些内容时,可以采用艺术字。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字体的变化,还可以在颜色上变化,但整体风格一定要统一,我们还可以插入一些小涂鸦,让整个手账看起来有趣。
为健康答疑解惑,营养界最会手绘的医生(微信公众号:王霞般若)
我个人是很喜欢记录学习笔记、视觉笔记以及学习手账的。除了因为我本硕都是学设计的以外,就是视觉画的这种笔记很容易让我们去提取学习内容中的重点。我把这种视觉笔记当做是我学习手账的一种。
首先,是我们准备阶段,需要有相应的工具。其实工具很简单,有笔记本(我是用铜版纸来代替),彩色的笔就可以了(这个要注意,最好不同粗细的笔都要有)。
然后就是实践啦~在学习一门课当中、或者看书的过程中要学会提取重点。
拿我所做的视觉笔记当个例子吧。这是我学习网易云课堂上百合姐的一门《黄金人脉课》的时候,所做的视觉笔记。
注意几个点:
第一个是标题;
第二个是提取课程的关键词,学会抓重点;只记录对自己有帮助的地方,尽量少一些过多的文字,多一些关键词,自己能看懂就好。这样一目了然,非常清晰。
第三个就是要注意排版。
这三点是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做到这些就是一个很完整的视觉笔记了,那么既然称为视觉笔记,可以适当的增加些视觉化的元素,这样不但会让画面看起来丰富多彩,而且也会激发自己的制作兴趣。
微信公众号:昕爷Soph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