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最引人深思的一点便是,金陵十二钗身世之谜。比如秦可卿,或者说妙玉等人,曹雪芹在人物开场时,只用了简短数十字交代了该人物的出身背景。但随着故事的发展,人物隐藏的身世之谜逐渐浮出水面,给读者留下无限深思的空间。那么,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妙玉身世之谜是什么呢?
如果要分析妙玉身世之谜,还应该考虑到曹雪芹写书的时代背景。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恰好是康熙末年,九子夺嫡时期。于是,有人推测,妙玉其实是四阿哥胤禛的一位女儿。邢岫烟曾告诉宝玉说,妙玉父母之所以将妙玉寄养在寺庙,是为了救妙玉一命。后来,妙玉来到贾府生活,也是为了躲避权势之人。从中看出,妙玉父母当初送妙玉出家,是为了保全妙玉性命,让她免于权力争斗和政治迫害。而且妙玉在茶文化上有很高的造诣,妙玉虽然是一位道姑,但是她的茶品很高。妙玉的茶具多为稀有之物,比如犀牛角茶具,妙玉所拥有的茶具,贾府都没有,从中可看出妙玉身份上的尊贵。而且,妙玉身旁从来不缺侍女和嬷嬷,足以看出妙玉是位有权之士。妙玉来到贾府后,从不趋炎附势迎合他人。妙玉曾给贾母用去年雨水泡茶,从中可看出妙玉不在乎得罪贾母。按说妙玉在大观园中过着寄人篱下般的生活,她更应该讨好贾母,让自己在贾府有立足之地。但是,妙玉根本没有刻意迎合他人,足以看出妙玉来头不小。
妙玉是大观园中一位特殊人物,她本是修行之人,却未斩断情根。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妙玉人物分析。从妙玉人物设置来看,她是一位高洁孤傲的人。妙玉从三岁开始,便在寺庙中带发修行,她自幼接触佛学知识,所以注定妙玉性格高傲孤冷。
妙玉来到贾府后,她只和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等有见识之人做朋友。权贵之人登门拜访妙玉,却吃到妙玉的闭门羹。正是妙玉高洁孤傲的性格,注定了妙玉无法刻意迎合他人,所以妙玉深受大观园中人的嫉恨。其次,妙玉还是位具有仁爱品格之人。妙玉六岁时,结识了邻居邢岫烟,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妙玉经常教邢岫烟认字读书,所以俩人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从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事可看出,妙玉人物具有多方面性格特点。当时,刘姥姥和林黛玉等人前往妙玉处喝茶,妙玉对林黛玉非常友好客气,和刘姥姥说话时,妙玉言词中充满了不屑与鄙夷之意。刘姥姥走后,妙玉将刘姥姥用过的茶具全都扔掉,甚至让侍女将刘姥姥的足迹全都用水冲洗掉。妙玉是位佛门之人,她本该以众生平等的态度来看待世间一切事物。从这一事看出,妙玉内心深处,仍然心系红尘,她看似为佛家子弟,其实仍未尘事所羁绊。妙玉还是位博学多才之人,她了解茶文化,擅长写诗作词,并且对老庄文化有较深的认识。
妙玉黛玉是大雅之人,刘姥姥是大俗之人。大雅之人怎么看大俗之人,书中写了:对形而下的实际需求做个形而上的归纳,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那就是------母蝗虫,那大俗之人怎么看大雅之人呢?书中没有明写,大俗之人未必就没有看法,只是不方便说,要说也只能说得尽量含蓄,譬如刘姥姥被捉弄后说的:“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礼出大家这句要是这时由雅人-------譬如宝钗说出来,谁都会觉得语带讥讽,其实刘姥姥说时,也未必不是语带机锋,但仰面求人,最重也只能说到这样似有似无。幸好,江山代有俗人出,作为读者,今天的大俗之人,譬如我,可以不加顾虑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栊翠庵这场大雅之剧,是妙玉将宝钗黛玉宝玉引到内房吃体己茶,公然当着黛玉的面,用自己日常用的杯子给宝玉斟茶,但宝玉巧妙地回避了,于是妙玉就刺黛玉尝不出雨水雪水,竟是个俗人,可黛玉也没生气,一则是初二初三的学生对大二的大姐姐,学问上应该是服气的,二则,宝玉表现好啊,要是宝玉用了那个绿玉斗,事后黛玉也许就要敲打敲打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