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券是收藏界的一支新军,集券爱好者充满感情地称它为:收藏百花园中一朵初放的鲜花。集券这种收藏形式,虽不能说外国没有,但门券收藏成大气候者,唯有我国。据知,世界上相当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门券设计和印制,仍处于一般水平。设计、印制质量较突出者除我国外尚有日本等。从总体来看,我国的门券设计、印制水平及门券收藏水平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门券在我国,约在清末民初之际出现。建于光绪三十一年的南通博物苑是我国自建的第一座博物馆,它所使用的“博物苑观览证”可说是中国早期的门券实物之一。
辛亥革命后,一些原清朝宫殿园林陆续向公众开放,如紫禁城这座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于1925年10月建成故宫博物院;颐和园于1914年对外开放,1924年正式辟为公园。还有一些博物馆、公园也陆续建成开放,游人可以购票人内参观游览,门券自此大量应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园林、旅游、文化、博物等各项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全国各地著名的游览景点,据统计已有4600余处,未收录书中的尚不计其数,还有不少正在兴建或筹建。这么多的公园、博物馆提供了极其丰富的门券来源。当然了,收藏群体的特殊性也使得纪念券的收藏范围不大,普及程度不高,也意味着纪念券的潜力巨大,进入纪念券的收藏领域之后,后期的回报不容小觑。
纪念券,俗称测试钞或试样票,它不是流通纪念钞,也不是央行正式发行的流通货币,由中国印钞造币相关企业印制的纪念券,具有官方权威性,是为了宣传自己技术实力或者用来推介新型防伪技术的载体。广义地讲,纪念券是一种准钞票,除了不具有流通功能外,几乎拥有所有钞票的功能。纪念券大体有三类产品,一是实验测试券,如阿诗玛、女孩等;二是试样票或呈送试样票,如天坛鸟巢、五星五环等;三是重大事件纪念券,如孔雀等。收藏群体特殊,潜力巨大。纪念券作为收藏界少见的藏品之一,其收藏群体多为隐形于邮币收藏群体,是邮币收藏高级阶段的代表群体;也正是这类高端收藏群体,给纪念券赋予了极为特殊的收藏意义,纪念券也多被归于大雅级别的珍藏。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门券的设计和印刷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绚丽色彩。精美化、艺术化、个性化成为门券设计者追求的目标,门券自身的价值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从单纯的入门交费凭证,逐渐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小型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成为收藏爱好者的宠物。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全国有10万多人成为游览券收藏爱好者,并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联络网。北京、上海、武汉、洛阳、杭州等许多地方还相继成立了游览券收藏协会,并举办各种游览券展览,吸引了许多观众,得到各界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