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提起中产阶级我们就想起了奢侈的资本主义,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只有万恶的资产阶级才会有阶级之分。但这是以前的说法,在全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私有财产出现了,我们顶着共同富裕的名号出现了严重的贫富两级分化。而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就在两级间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的阶级——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是一个让人听见感觉很高级的词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产阶级往往聚集着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精英。他们有知识,有能力,有素养,更重要的是,他们具备充足的资金,有着厚实的经济基础。既不像有钱人一样忙碌辛劳,也不像贫穷的人一样,无处安放,难以裹腹。他们是社会上一个体面而安稳的存在,是绝大多数人都想要的生活,安逸平静而有规律。而我们要想要成为中产阶级,也不是没有可能得事情,正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可实现性,所以这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目标。
而要想要成为中产阶级,首先你得有知识,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你必须要有一定的生存能力,可以承担起自己的生活。在美国,中产阶级,可能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公寓,可能拥有两辆自己的私人轿车,可能……总之,在外国,中产阶级意味着生活无忧,不是大富大贵,也拥有着让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私人财富。而在中国,同样是名义上的中产阶级,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在中国,要想成为中产阶级,首先你得有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至少听起来有名有姓,高端大气上档次。其次,你得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工资,起码年收入必须达到六万以上。当然甚至可能还比不上美国的低收入者的所得。毕竟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在这么多人的国家里还能脱颖而出,确实是难上加难。在中国,不需要你有多大的面积,平常人,有间一百多平的屋子,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就已经是步入中产阶级的行列了。每个月的工资三四千加上奖金补贴,虽然看起来也还是不经花,但已经算是个不错的中产阶级了。毕竟,国情不同,我们拼的还是数量。
中产阶级虽然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财富,但对于中国这种小富安康的国情而言,中产阶级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虽然缺乏上进心,但确是我们都想要的选择。
不仅在中国这个问题不好回答,而且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没有特定的标准来告诉你核定中产阶级的的资产标准是多少。
首先,要知道所谓的中产阶级,事实上就是那些已经满足了低级的物质需求(比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方面得到满足),在精神需求方面也比较满意(比如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方面也能稍有满意的地方),但是还没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高阶段精神需求。
知道了什么是中产阶级的标准,下面就需要看待如何拿捏这个标准了。对于贫富分化区域分化都比较明显的中国来说,不同地方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物质需求大概相差无几,但是精神需求就另当别论了。然而单就这相差无几的物质需求,就不是一个简单的资产数字能够解决的。也就是说你在北上广深这些个大城市想要一个月能够吃饱了喝足了,玩嗨了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与你在西藏,在新疆,在河南,在湖北等等各省各地甚至是各个小镇上的投入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服务质量的差异,消费水平的差异,还有那些消费品来源渠道的差异,都各不相同。
以上还仅仅是低级物质需求,更别提精神方面的需求。可能你在农村一个月三四千别人都会羡慕的不得了。而在三线城市,这三四千连生活费都不够呢。
一个国家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以整个国家成员数量为基数的,中国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个收入需要填补的家庭?有多少个刚刚了满足物质需求的家庭?这些都不是那些天天出现在网络上的牛X人物能够用小数据填补的空缺。所以没有人能够给出你标准答案,只有自己感受了。
一、月收入4.5万,年收入在50以上
中产阶级最大的特征就是收入稳定丰富、未来可预期。据一份关于北亚地区(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的中产阶级调查则显示,中国大陆自认为是中产的家庭月收入在45202元。看一眼你的工资卡,拖了后腿没?
二、除了稳定的收入,还要有百万级的资产
除了稳定的收入,要想挤进中产阶级的队伍,平时你的流动资产要有百万级别的流动资产。调查显示,自认自己是成功的中产阶级的被调查者中,流动资产达到人民币150万元。也就是说如果流动资产达不到150万,呵呵,对不起,那你不是一个成功的中产阶级。
三、除了票子还要有房子和车子
提到中产,多数人首先都会想到三大件:票子、房子和车子。除了钱,中产阶级还有一套潜在的物质标准——他们至少要在一线城市拥有一套别墅或者房子,以及一辆一线品牌的汽车,当然这些都是全额付款的,还在还房贷、车贷的统统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