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里最直接的回答就是两部文学作品的名字,一部是朱自清的《背影》,一部是龙应台的《目送》。但是这两个内容在微信、微博已经被炒得太多了,经典是绝对够了,但是也有点烂大街了,所以不在这里详细评说。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些影视作品中的告别场景。我们慢慢来聊聊。
第一部:《新白娘子传奇》白素真被关进雷锋塔中的一幕。
我知道提这部电视剧是暴露年龄的,但是一想到这幕告别的画面,还是忍不住揪心。两个相爱的人就这么被世俗礼法给拆散了,一个被关在塔下,一个最终出家。他们分别的那一个场景,僧人拉着白素真要将她关进塔里,许仙被另一群僧人拦住去路。他们两人的手努力的伸向对方,却最终碰不到一起。
痛哭的眼泪、离别的心碎、对孩子的不舍、对爱人的牵挂。种种情绪表现在那始终碰不到的两只手里。这样的分别太伤,可以算是生离。
第二部:《神雕侠侣》里断肠崖前的无声告别。
“十六年后,在此重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就这十六个字,让杨过苦等了十六年。如果说白素真许仙的是生离,那么杨过小龙女的这个就称得上死别了。
书写这几个字的时候,小龙女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为深爱,所以想让杨过能坚强的自己活下去。又因为对于自己身体毒发情况的了解,所以在断肠崖前写下了这样的谎言。小龙女对于杨过的专情厚重,才对得起杨过对她的专一。杨过十六年后没有等到小龙女的重聚继而翻身跳崖,才终于找到小龙女重获幸福。
这是对爱的义无反顾,所以龙过恋才成为金庸小说中的经典。
第三部:《泰坦尼克号》中的生死告别。
我对你的爱只是冰山的一角,你看到的只是小部分,我愿意用生命去爱你,才是我隐藏在表面之下的巨大冰山。
杰克即将失去的生命好像并没有什么值得珍视,因为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在告诉露丝,你会好好生活下去,有很多的孩子,会变老,然后死去,不过不是在这样的海里。我觉得这是一种超越生命的爱,当杰克遇到沉船这样的悲剧命运时,依然能对露丝说,能赢到这张船票,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
经典的离别还有很多,小说里,影视作品里,或者你自己的生命里。每一次告别都是一种成长,让你告别之前的生活,开始下一段人生。
还记得课本上,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吗?我记得我曾经学习这文章的时候,感触很深。
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是深沉的。
在那个离别的车站,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瘦小。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朱自清《背影》
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要怎样道别呢?尽管不舍,手总要有从你掌中抽出的时刻,你的掌心那样温热,可是,总要有下定决心的那一刹那吧。
那么,微笑地与你就再见了,把你留在街角,尽管频频回顾,你的不动的身影仍然会在暮色中逐渐模糊,就算我一直不停地回头,一直不停地挥手,总会在最后有一个转角将你遮住,将我们从此隔绝,从那以后,就是离别了。
——席慕蓉《一个春日的下午》
05
他坐下了,因为他很害怕。
他说:“你知道吗……我的花……我要对她负责!她是那么的脆弱!她是那么的天真。她只有四根刺可以用来保护自己。”
我坐下了,因为我站不下。
他说:“好吧……就这样啦……”
他还是有点犹豫,然后站了起来。他迈出最后一步。我没有动。
只见一道黄色的闪电从他脚边掠过。他纹丝不动地站了片刻。他没有叫喊。
他慢慢地倒下,像树被砍到那样。甚至连声音都没有,因为地上全是沙子。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小王子》
你知道哪些经典的告别场景呢?告别依依不舍地,告别了那个令人愉快的市镇,告别了很多很多......
说起经典二字,我的脑海中马上就浮现了泰坦尼克号电影中Rose和Jack的经典片段。当时因为遭遇了海难,两个人仅仅只靠着一块木板漂浮在海上,海上没有食物,没有水,在度过了艰难的一夜后,Jack把生的希望留给了Rose,最终Rose获救了。在男主知道自己即将死亡后对女主的叮嘱和看女主的眼神,都让我感受到他对她深沉的爱,和忍痛告别自己所爱人的不舍之情。
还有一个告别场景,特别经典,是我们小学都学过的语文课文《背影》里,作者描绘爸爸在月台送他时候离开的现象,让我记忆深刻的是,爸爸肥胖的身影艰难的翻过栅栏时的情景。我的脑海里可以很清晰的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这也是爸爸对儿子即将离开的不舍,展现出一个父亲深沉的告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