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问题。问题一:如何将地球变成黑洞?1任何拥有质量的物体都可能变成黑洞。2地球是拥有质量的物体。3地球可能变成黑洞。至于地球如何变成黑洞呢?这就涉及到黑洞的定义,物体的实际半径小于其史瓦西半径的物体被称为黑洞。而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只有约9毫米。也即是说,在保持地球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其体积压缩至小于9毫米半径的球体,地球就可以变成一个黑洞。要做到这件事目前人类还没有相关能力……问题二:地球的万有引力是否强大到将地球变成黑洞?万有引力很强大这个说法,这是个比较级,要看这个力和什么力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比较。自然界四种基本作用力是引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泛泛来说,引力是四种力中最弱的,所以在这个比较中,万有引力很强大的说法是不正确的。万有引力的两个关键元素是质量和距离至于什么情况下引力可以导致星体变成黑洞,这涉及到另一个概念引力坍缩, 一颗星体在引力作用下变成黑洞,需要质量是太阳的3.2倍以上。在目前地球的质量条件下,引力是不足以导致引力坍缩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万有引力不是“足够强大”,而是非常小。小到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起,相互的引力几乎为零。小到地球中的物质就可以撑起整个地壳。地壳要非常非常重,才能在万有引力下向地心坍塌。
目前所知的黑洞形成方式,只有大质量的星体坍缩才能形成,通常恒星的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聚变。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由于聚变,氢原子内部结构最终发生改变,破裂并组成新的元素--氦元素。接着,氦原子也参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不能参与聚变,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太阳都很困难,地球是不可能啦,有观点认为地球的内核就是铁元素为主,这样的话地球就十分稳定了,不可能坍缩成黑洞。
有两种可能:一、黑洞的质量不是永恒不变的,霍金发现黑洞是在释放能量的,这就说明黑洞的半径也会缩小,如果黑洞由于引力而抓不住其他天体,从而无法补充自己“体重”时,黑洞的质量就会一点一点的损失,如果银心的黑洞发生这种情况,整个星系就会解体,不过那将是非常漫长的。二、星系中心黑洞不断吞噬周围天体,甚至吞噬整个星系,类星体就产生了,黑洞会把大量无法“消化”物质喷向宇宙空间,最后这个黑洞会被变成“孤家寡人”,然后慢慢消耗掉自己的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