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潮汕人,如果从小到家没有听到“老爷保贺”(神明保佑)这句“咒语”的话,我想他/她可能是一个假的潮汕人。而除了“老爷保贺”,还有“保贺顺顺平安大探”(保佑我们顺顺利利,平平安安,赚大钱)……
潮汕是个一个祭祀传统非常浓厚的地方,在这篇土地上,甚至有潮汕男子从小就喝茶,潮汕女子从下就会拜神的说法。而在祭祀拜神的时候,自然就会有祷念词,这些词语往往都是祈求神明庇佑,让神明在接受了善信的供奉之后,发挥他们的能力,让祭拜的人能够得到好运气,能够获得财气福气……
所以“老爷保贺”就成为了我们日常里面最常听到的“咒语”了。
家里想要生小孩?没事,去拜伯公就好了,跟他说“伯公保贺顺顺”,就可以心想事成早生贵子了。想要考上好学生,没事,去拜文曲星去拜孔夫子就好了……想做生意的,还可以拜财神爷……
似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神明的身上得到一股神秘的力量,让自己的愿望得到更好的达成。这就是人的信念吧,当我们相信的时候,我们就会更加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去奋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就连才进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够轻松地说出那些祷念词。在拜神的时候,也成为了活动的参与者。从小耳濡目染的她们,早就学会了这套做法。
当然,这套做法,究竟有没有用呢?我们也不知道。
它已经超越了祈求的仪式本身,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每个潮汕人都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都是熟知这一些“咒语”。
而每一年这种大型的祭祀活动,也成为了联结潮汕人情谊的一种活动方式。举行大型祭祀之前,都会通知所有相关的人员,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举行什么神明的游神祭拜活动。还会有什么样的活动节目,比如游神敲大锣鼓扛神像游街等等……
通过这种活动,让潮人团聚在一起,联络彼此的感情,守望相助,共同发展。
而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我们更习惯脱口而出的,不是“卧槽”,而是“老爷保贺顺顺”,我们努力了,我们拼搏了,但是剩下的东西,就交给老天去决定吧。这种心态其实非常好,既不是把所有责任都推给神明,也接受事事很难尽如人意的事实,不强求。
我奶奶是一个非常迷信的人,我们(我和我弟弟)小时候不舒服的时候,我奶奶经常用她知道的旁门左道的方法来治疗我们。
如果说是头晕啊之类的话,我奶奶的常用方法就是用一根针,在中指上绕几圈,然后扎进去(说真的我看着都觉得疼)。接着就是用力挤,把血挤出来,然后在我的额头上画一个十字架,画完了十字架之后还要反复的描绘,一边描还要一边说,我的名字在加上三魂七魄快回本身,反复的说很多遍。最后就是在去米袋子里面抓上一把米,哗的一下撒到我脸上(说实话会觉得痛啊,真的挺痛的)。
如果是很厉害的不舒服的话,我奶奶就会煮上一个鸡蛋。然后在厨房里尝试着把鸡蛋立起来,嗯对,就是一边念着一个人的名字(已经死掉的人),一边尝试着把鸡蛋立起来,如果说是立不起来的话就再换一个人的名字,继续尝试着把鸡蛋立起来。
如果鸡蛋在一个人的名字那里立起来了,那就说明是那个人在使坏,然后我奶奶就会骂他,让他快走。常见的就是“死都死了,就在地下好好的,等过年过节的时候跟你烧点纸钱,你快点离开,不要再害活着的人了”。
然后我奶奶就会找一块纱布把鸡蛋包着(鸡蛋的中间还要放一枚银币活着说是银戒指之类的东西,反正必须是银的材质的东西),跟我们在不舒服的地方来回的滚。
滚完了之后会把鸡蛋丢掉,还一脸的惋惜。
我奶奶是个非常节俭的人,虽然说这些方法听起来很迷信,不怎么可信。但这就是我们小时候的经历,如今奶奶年事已高,想起她以前为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挺感动的。
那些听起来不靠谱的咒语,都是奶奶对于我和我弟弟的爱。
咒语啊,那应该就是不能在晚上玩火,不然就得念些咒语了,像什么神灵退散之类的。我是不太信,但我妈特别相信,小时候就是会有睡不着,晚上经常会哭的情况,我妈就说这是魂丢了啊,得赶紧把魂给叫回来,我就觉得妈妈有点太敏感了,哪有什么魂丢了这一说啊!
然后还是为了让我妈放心,也就配合我妈的做法,其实我妈就是让我坐在一个凳子上,然后拿了一个碗和一双筷子,妈妈说如果筷子站住了就说嘛确实有魂出体了,赶紧让我闭上眼睛然后她开始喊我名字,一边喊一边说回来回来,不过好像挺管用的,当天晚上我就睡得很好,也不会半夜哭了。过后我妈经常对我说,不要在吃饭时把筷子直直的插在米饭上,因为那样会招来不干净的东西。
至于我妈。她是信基督教的,一三五日就会去教堂信教,成为做礼拜,虽然不懂那是什么,经常回来就在家唱歌,唱的都是什么主啊神啊,但是我妈识字不多,经常就是我来教她,尽管我一点都不信,但是我妈不是可以有点事情做吗?所以也就迁就她了。还有路上如果要轧到了蛇,一定要说句“有怪莫怪”,还得从新再走一遍那条路,避免这蛇过来找你,这也是我妈说的。
小时候不懂以为家里屋后面的蓝色火焰就是鬼火,我妈为了让我晚上不出去玩就跟我说那就是鬼火,长大了才知道,那是磷的自燃火焰呈现蓝色,根本没有什么鬼火,还因为这个被我妈要求念了好多次耶稣,感恩什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