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长年喝绿茶的,也喝过不少名茶,如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都匀毛尖等。但是,有一次喝的茶,给我的感觉,却超过了这些茶。几年前的五月,我因工作,到了江西浮梁县的瑶里古村落,这里森林茂密,溪流清澈见底。村的后面古木参天,林中却有一处隐蔽的小宾馆。谈话间,主人为我们一行人上当地新茶。白瓷杯中,新叶泛绿。茶一入口,我顿时感到有一股淡淡的过去从未品过的清香味,恨不得让他在嘴里多含一会。我试图找与其他茶香味的接近处,找不出。惊问主人,这是什么香?他们也说不明白。而至今我也无法说出那种感觉。我只能说他是独一味,绝好的绝味。他们送了我几听茶,我极为珍惜地带回,再品时,还有那么一点飘忽的感觉,却达不到在村里喝的那种程度了。大约是他们给我的和当时给我品的还是有点不同吧。我知道好的绿茶,都很娇气,保管上稍有不慎,就易串味掉味,我是在出差月余才返回住地的。一路上行车,茶叶放在旅行袋内,随车而行,多有闷热天,因此掉味了也说不定。当然,也还有可能给我喝的那个茶,在制作上或制作环境上,有点什么特别的机缘。有些好的东西,在发生特别好的情形时,会有些说不分明的因素。比如茅酒,有时会有某一个轮次的特别好喝,酒厂的人,也说不分明。后来,在茶庄里与一些老茶客和茶老板聊天,说起这事,他们有的经历过,有的没经历过,说得就有些玄胡了,说这样的事,能碰上的,在茶行中叫缘分。后读白居易诗《琵琶行》,才注意到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始知此间的茶,古时即已远近闻名也。
这个“清香”倒还真不好说,根据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感受也不同。就谈谈我个人的感觉。清香的话,还是绿茶和浅焙火的乌龙,还有春摘的大吉岭红茶。绿茶我喜欢龙井和猴魁:龙井香味很独特,香味的质地比较干,略有火味,而且比较有“攻击性”。不是象碧螺春,或者安吉白茶那样的柔和,鲜嫩的香味。太平猴魁的香味很华丽,是淡雅幽长的兰花香+果香。很柔和但是持续性很强。可惜太平猴魁级别之间太悬殊了。好的价格已非我辈承受的起,一般的就只能算是叶子了。个人的经验是,买太平猴魁,不要追求品相,没必要非要完整的叶子,但是产地一定要对。出了山真的只能叫叶子了。其实断的,短的(不会很短,不是碎叶子...)价格有的时候只有完整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比完整叶子的外山茶(也打着太平猴魁的招牌)价格还低。
国最好的茶叶,就是10大名茶,唯绿茶冠首,这是自宋明清、民国和改开前的公论,喝中国茶,尤其是喝绿茶也是世界茶消费的现状,在美国喝茶的已超过喝咖啡的,喝绿茶的是喝红茶的4倍,在这样的趋势下,连星巴克都不得不推出『碧螺春绿茶』等三款中国茶以迎合消费者。据我所知,但凡懂喝茶的,没有一个不喜爱碧螺春的,著名作家张抗抗生为从小长大在杭州的,都毫不饰掩自己真心特别喜爱苏州碧螺春。考据古籍记载,在诗词中明确以碧螺春三字入诗词的,也是碧螺春茶最多。事实上碧螺春的吓煞人香是源自它独特的茶果间种方式,且经过漫长岁月的不断茶种优化。所以论香,绝对是苏州碧螺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