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吾尔”在塔吉克语中是“引水”的意思,这个节日属于农事节日。塔吉克人聚居的地区气候寒冷,降水稀少,他们的农牧业无法依靠雨水来灌溉,只能在每年一度的早春,砸开冰块,引水入渠,灌溉播种。
引水入渠后,人们便不约而同地跪在地上共同祈祷,共同分食各自带来的大型烧馕,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最后人们还要举行叼羊、赛马等传统的游艺活动,庆祝引水节。
塔吉克族的许多传统节日,与当地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敬客宰羊时,要把欲宰的羊牵到客人面前,请客人过目后再宰杀。
进餐时,主人要先给客人呈上羊头,客人要割下一块肉把羊头双手奉还给主人。主人还要将一块夹羊尾巴油的羊肝送给客人,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然后,主人要拿起一把割肉的刀子,刀柄向外送给客人,请一位客人分肉。客人往往相互谁让或同请主人分肉,一般由有经验的客人分肉,肉分得很均匀。
塔吉克族在祖吾尔节上吃什么?又有啥习俗
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都瓦”(祈祷),最后由主人家里的人收拾餐具,取走铺在地毯上的“饭单”,大家才能起身离席。
节日里塔吉克族牧民要进行刁羊比赛。两支马队在各自队员的配合下,把夺到的羊送到指定地点为胜。刁羊多在节日或喜庆集会时举行,所用的山羊,由活动的操办人准备,是一只被宰杀的两岁山羊,割去头和蹄,扎紧食道,也有用羊皮代替的。若骑手持羊飞驰远去,使其他骑手无力追上,他就算获取了胜利。塔吉克人把刁羊看作祈求幸福的仪式,因此不允许伤害人和牲畜。
牧区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食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面食主要是用小麦、大麦、玉米、豆子等面做成的馕。每日早、中、晚三餐。农民们一般早上喝用牛、羊奶和砖茶煮成的奶茶,吃少许馕;中午吃用玉米面、青稞面煮的糊糊,或者吃肉片面条;晚餐是正餐,多是肉、抓饭、抓肉、甜面糊等。牧民们的早餐是一般是奶茶,午餐是酸奶和馕。
塔吉克族的饮食品种大都与牛、羊奶、酥油等奶制品分不开,主要有奶粥(西尔布林济)、奶面片(西尔太力提)、奶面糊(布拉马克)、酥油面糊(哈克斯)、酥油奶糊(扎忍)、酥油青稞馕。副食很少,不大习惯食用蔬菜。在一些海拔较高的乡村也没有瓜果可吃。
祖吾尔节在塔吉克语中是“引水”的意思,所以“祖吾尔”节也是“引水节”。塔吉克人在过完“铁合木祖瓦 塔吉克族
斯提”节(播种节)后,第二天就要过“引水节”,这是人们盼望风调雨顺的节日。
塔什库尔干海拔高,气候寒冷,每到春季播种季节,人们都要上山破冰引水,使良田得到及时灌溉。而这个节日正是组织和动员大家去引水的活动。过节之前,全村的人都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一是劳动工具;二是先要到有冰层的水渠上面撒些黑土,以利于冰层表面吸热,加快冰层的融化;三是要烤制3个节日用的大馕,一个留在家里,两个带到水利工地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