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的时候,注水的方式是对茶的品质影响很大的软性因素,也是泡茶过程中唯一需要人工完全控制的环节,包括注水的快慢、水流的急缓、水线的走势、高低、粗细。这里,我们单说水线走势这个学问。:螺旋形注水:这样的水线令盖碗的边缘部份以及面上的茶底都能直接接触到注入的水,令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增加。【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红茶和绿茶,以及白茶。或者泡到后期,滋味比较淡了,需要茶汁尽快浸出的】环圈注水:环圈注水顾名思义,指注水时水线沿壶盖或者杯面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注水时要注意着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这样的水线令茶的边缘部份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水,而面上中间部份的茶则主要靠水位上涨后才能接触到水,茶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溶合度就没那么高。【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嫩度比较高的绿茶】单边定点注水:指注水点固定在一个地方,这样的注水方式,让茶仅有一边能够接触到水,茶水在注水开始时溶合度较差。稍微提醒一下,这种注水方式,如果注水点在盖碗壁上,那相对于注水点在盖碗和茶底之间,要融合得更好些。【这样的注水方式适合需要出汤很快的茶,或者碎茶】正中定点注水:正中定点的注水方式是一种挺极端的方式,通常和较细的水线和长时间的缓慢注水搭配使用。这样注水,茶底只有中间的一小部份能够和水线直接接触,其它则统统在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下溶出,让茶和水在注水的第一时间的溶合度最小,茶汤的层次感也最明显。很多有发酵现象的茶会因此出现滋味过于凝聚,和茶汤分离的情况。
容器中注水之前一定要保证水的温度,如果需要中温泡茶,那么经过前两步之后,我们需要确保此时水的温度恰好在中温。注水的过程中,需要等到泡沫从壶口处溢出时才能停下。泡茶注水,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粗细、走向,对茶汤口感和香气都有细微影响。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如果希望茶汤高香,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如果希望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注水方式对茶汤香气、滋味作用很大;实际上,影响有限。茶叶品质的好坏才是第一位的,——好茶怎么泡都好,差茶怎么泡都差。
注水方式有常见的以下四种: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水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对叶底的冲、激最强。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水注满盖碗所需时间最长,水与叶底冲、激较少。低冲:水线短,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最少,水注满盖碗所需时间最短,水对叶底的冲、激较强。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长,水对叶底的冲、激最小。高、低是指提壶注水时提壶的高度。而冲和吊则指注水的速度。他们共同影响着注水快慢、水流急缓、水线走势、速度与粗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