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出生在一个乡村教堂风琴师的家庭,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波兰长大。13岁时,他去华沙跟姐姐学裁缝手艺,因参加政治运动而被驱逐出首都。19世纪80年代末,莱蒙特开始创作。早期的短篇小说《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正义》(1899)等反映了城乡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长篇小说《女喜剧演员》(1896)及其续篇《烦恼》(1897)以流浪艺人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正直而又有才华的艺术家的理想的幻来。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是以罗兹的工业发展为题材,深刻地反映了劳资关系,由于这部作品成功,莱蒙特被称为“波兰的左拉”。1899至1908年,莱蒙特用10年时间创作了四卷本长篇小说《农民》,包括《秋》、《冬》、《春》、《夏》。小说反映了1905年革命前后,沙俄占领下的波兰的农村状况。这部规模宏大的现实主义巨著被认为是波兰农村的百科全书,给作家赢来了世界性声誉。1905年的俄国革命失败后,受沙皇统治的波兰政府加强了反动统治,莱蒙特极其苦闷。这期间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幻想家》(1909)、《在普鲁士的学校里》(1909)、《吸血鬼》(1911)、《暴动》(1922)以及长篇历史小说《1794年》(1914-1917)等。1924年,“由于他的伟大的民族史诗式的作品《农民》”,莱蒙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作家晚年思想已趋向保守,作品也较前逊色。
波兰作家。生于罗兹附近大科别莱村一个教堂琴师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年轻时曾学过裁缝,当过小贩、铁路职员,在工厂里干过各种杂活,还做过流浪艺人和修道士。这些生活经历使他对沙皇占领下的波兰社会有广泛的了解。莱蒙特于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创作。他早期的短篇小说如《母狗》(1892)、《汤美克·巴朗》(1893)、《正义》(1899)等,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了工头、地主、村长、神甫等人的残暴和狡诈,刻画了敢于反抗的被压迫者的形象。 90年代末,莱蒙特发表了长篇小说《喜剧女演员》(1895)及其续篇《烦恼》(1896),反映了有才华的艺术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走投无路的悲惨处境。长篇小说《福地》(1897~1898)以罗兹的工业发展状况为题材,描写资本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不顾工人的死活。
莱蒙特(1867-1925),出生于彼特科夫县,父亲是教堂的风琴师。由于家境贫寒,莱蒙特中学 未毕业便辍学,为了生存,先后当过小販、裁缝、流浪艺人、铁路职员和修道士等。19世纪80年代 末,莱蒙特开始创作。早期的短篇小说《母狗》等反映了城乡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反抗。长篇小 说《女喜剧演员》表现了正直而又有才华的艺术家的理想的破灭。长篇小说《福地》取材于工业发 展,深刻地反映了劳资矛盾,由于这部作品的成功,莱蒙特被称为“波兰的左拉”。莱蒙特用10年时 间创作了代表作4卷本长篇小说《农民》。1卯5年的俄国革命失败后,受沙皇统治的波兰政府加强了 反动统治,在极其苦闷中,他创作发表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幻想家》以及长篇历史小说《1794 年》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