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孜舞”主要流传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邻近的乌什、阿克苏、温宿、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皮山和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巩留等县市的柯尔克孜族聚居区。“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乐器,几乎是每个“阿克维依”(即白毡房)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之一。库木孜为木制拨弹乐器,一般由男性弹奏;与之相和的是铁质的口簧类乐器“吾胡孜库木孜”,一般由妇女弹奏。 柯尔克孜族人生来就喜欢唱歌,从出生到死亡,一生都有歌声伴随。正是这种喜欢歌唱的习性,形成了柯尔克孜族以库木孜弹唱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
无论婚、葬、嫁、娶、节日聚会,亲友聚或平日牧归后的个人消遗娱乐,都离不开库木孜乐声的伴随。库木孜弹唱有多种形式,而以“阿里木沙巴克”(即两人对唱比赛)最受人们的欢迎。这种形式为随场应景,即兴编词。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在风趣幽默的欢愉气氛中,蕴含着聪明与智慧的激烈竞争,充分体现了柯尔克孜族人在大自然的冶炼中形成的那种既乐观豁达,又争强好胜的民族性格。柯尔克孜族不论男女老少都愿参与这种竞争,几乎没有例外。就连平日见面,也采用一问一答的对歌形式来互致问候。库木孜舞就是由库木孜弹唱时的即兴表演发展而来的一种歌舞形式。 库木孜舞除在一般的人群欢聚场合表演外,主要在柯尔克孜族人称作“峪吕西”的一种群众性娱乐场合表演。
这一独特的草原文化艺术汇集形式,既为民间艺术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场合,又为民间艺术形式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柯尔克孜族把舞蹈称为“比依”,主要是反映柯尔克孜族人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生活特点。
柯尔克孜族舞蹈按参加的人数的多少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男女对舞和男女合舞等,舞步比较复杂且变化多样,基本步伐以跳跃为主,另外还有碎步、蹉步、移步、跺步、转身、拉手、翻滚、上蹲、曲膝、两臂上举、手掌抖动等。柯尔克孜舞节奏快,热情奔放、情感细腻、舞姿优美、风趣滑稽,具有浓厚的草原乡土气息。柯尔克孜族舞蹈大多属于民间舞蹈,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如《劳动舞》、《挤奶舞》、《纺线舞》、《擀毡舞》、《缝花毡舞》等就表现了柯尔克孜人劳动的场面。另外还有反映勇士生活的《剑器舞》,反映习俗的《加尔阔鲁秀舞》、《加尔加尔舞》等。这些都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舞蹈。
柯尔克孜族人民能歌善舞,阿肯、伊尔奇、玛纳斯奇是民间音乐的创作者、加工者和传播者。 还肓多种群众性的娱乐、体育活动,如赛马叼羊、摔跤、马上角力、拔河、荡秋千、夜游、捉迷藏、欧运、姑娘追,等等。民间乐器亦很丰富,有考姆兹(三弦口琴)、奥孜考姆兹(吹奏乐器)、克雅可(二弦拉琴)、帕米尔考姆兹(铁三弦)、却奥尔(牧笛)等。柯尔克孜族妇女擅长刺绣,她们在头巾、枕头、被面、衣袖边、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绣出各种的精致花纹,其中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案。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他们编织的挂毯、地毯,花色图案精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