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黄花梨就不得不说到它的材质,以材质花纹来区分海南黄花梨本身都有无数种,没有任何两件相同的器物是相同材质花纹的。材质也是海黄跟越黄较大的区别,大家所能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的海南黄花梨材质表面都能比较容易打磨出荧光,扫腊后什么荧光感,半透明琥珀质感,温润如玉感都出来了,而少数长期泡水的海黄根料或杆料会出现像 越南黄花梨一样的材质表面,光打磨不上腊反而要好看的多。海黄打磨后,表面毛孔较少,甚至没有,反光感很强;越黄就毛孔较粗,看起来材质有些疏松,感觉吸光,上腊后二者对比就更加明显。海南黄花梨气干密度为0.82-1.1/cm3,仅有少数重的料或成品入水即沉,多数都会有点浮出水面,所以,不沉水就不是好料这样理解也是错误的。
黄花梨又分为东部的黄梨(颜色发黄)和西部的油梨(红、紫、黑三种颜色都有)。东部的黄梨相对西部的油梨来说材质要轻,作为古时进贡皇家的木料,最为出名的形容就是荧光感强,半透明质感透露出屡屡金丝。产于海南岛西部的料子都叫油梨,所以也一般称为海南黄花梨西部料子。但是西部产的料子不一定都是油梨,只有油性密度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算作油梨的。其实这些说法并不是很科学。清·《崖州志》中有过对海南黄花梨的区分的:“花梨、紫红色,。气最辛香,有油格、糠格两种。油格者,不可多得。”这里描述的油格就是我们常说的油梨,其实应该叫做油黎,油黎一般是产在海南岛的昌化江流域,笼统地说西部也不科学,这一带产的海南黄花梨含油量高,含油1.5%--3.8%比重大多重于水,也就是能沉水,质地好,稍加打磨抛光就晶莹透亮,荧光特强,呈半透明琥珀状!
黄花黎(梨),学名降香黄檀,又称海南 黄檀木、海南 黄花梨木。原产地中国 海南岛吊罗山尖峰岭低海拔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多生长在 吊罗山海拔100米左右阳光充足的地方。因其成材缓慢、木质坚实、花纹漂亮,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中国树木志》记载,野生海南黄花梨产于海南岛上除万宁、陵水、 五指山市以外的各市县,其中白沙、东方、昌江、乐东、三亚、海口为主要产区。它们一般生长于海拔350米以下的山坡上。 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则主要生长在黎族地区,其中尤以昌江王下地区及保亭的海南黄花梨最为珍贵。
特点性能:海南黄花梨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紫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恰好,不易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海南黄花梨油梨的木性最为稳定,很少发生变形扭曲的现象,颜色很深,即使是新料,也跟糠梨的老料差不多,一般为红褐色和褐灰色,这种料子在海南存世量极少,价格也是最贵的,属于海南黄花梨中的搜索上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