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作者石玉昆,是古典长篇侠义公案小说的经典之作,堪称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同时,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真正意义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书中脍炙人口的故事对中国近代评书曲艺、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的内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叙写北宋仁宗年间,包拯在众位侠义之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众侠义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充分地体现了底层人民的愿望。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庞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书中穿插了大量侠客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行为,表现出他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本质。《三侠五义》的出现,开创了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的合流,小说前面讲述北宋仁宗年间,包公出世,赴任定远县、执掌开封府,奉皇命到陈州放粮赈灾,公孙策设计要来御赐刑具三口铜铡,安乐侯庞煜派人刺杀包公,南侠展昭暗中保护帮助包公,使包公得以刀铡国舅,除暴安良。随后,包公又查清了多年前的皇宫冤案“狸猫换太子”案,使仁宗与李娘娘母子二人得以团聚。南侠展昭因多次救包公,阅武楼献艺被皇帝封为“御猫”,引发五鼠闹东京的故事,后来五义同归朝廷供职开封府,其中间穿插韩彰蒋平等人捉拿采花贼花蝴蝶的故事、包公的门生倪继祖在北侠欧阳春、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等人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的故事。后面主要讲述白玉堂和颜查散等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
二、《射雕英雄传》金庸
射雕几乎是开近代武侠之先的作品。书里塑造的那个江湖,有木讷忠义的郭靖,灵动娇憨的黄蓉,上一辈的武学大家,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各领一派武学精要,向下纵伸,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在酝酿着。再把视野扩大一些,在波澜壮阔的变革时代,民族大义,风雨飘摇。我把射雕排在武侠四大名著的第二名。
三、《天龙八部》金庸
比起射雕,这一部塑造的江湖更加宏大,有更为广阔的世界观,在地域上更加延展,人物设定也更加饱满立体。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北宋年间,外族纷纷觊觎大宋国土,形成汉、辽对立的局面。丐帮帮主乔峰因拒绝副帮主妻康敏之爱遭报复指为契丹人后裔而受尽中原武林人士唾弃。乔峰为平反遂四出追查身世,期间认识了大理世子段誉及虚竹和尚,并结拜为兄弟。
四、《四大名捕》
暮色下的京城,一道铁闸分隔江湖与世俗两个世界。女侠姬遥花率亲随踏
进守卫森严的六扇门,众人皆为她的美貌倾倒,却不见她的狠毒可以杀人于无形。
六扇门捕快冷血奉命“钓鱼”独行大盗莫三,却遭讨债人追命破坏,莫三趁乱逃跑,被神侯府诸葛正我所擒,莫三手中的铜模亦被收缴,而追命竟是江湖卧底捕快。六扇门在与神侯府的交锋中丢脸,行动失败的冷血被革职出门,投靠在神侯府效命,是真心效命还是卧底人生。
江湖充斥假币,铜模意外丢失,四大名捕——无情、冷血、铁手、追命受命侦破案件,而姬摇花则穿梭于两派之间“兴风作浪”,出卖线索亦搜罗各种情报,实则是为了让幕后主子渔翁得利,然而算计未必赶上突变。形势大逆转之时,是忠实旧主还是通杀挡路人;而那些男人,是被利用的工具还是心中的有情人。
首先第一当之无愧金庸《天龙八部》,这是武侠小说永远的巅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宏大悲凉,“无人不冤,有情皆孽”,只供后世仰望。
第二无疑金庸《笑傲江湖》,本书残酷冷血,以武侠小说的笔法描绘冰冷的政治世界,无数披着“大侠”面具的禽兽为所欲为,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东方不败一个个鲜活的吸血鬼跃然纸上。
第三则是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本书是古龙的巅峰之作,塑造了李寻欢这一大侠,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是梁羽生《萍踪侠影录》,也很经典。
个人认为成就最高的是《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与之相比文笔略显青涩不够丰满,《神雕侠侣》与之相比不够成熟配角不够出彩,《倚天屠龙记》与之相比包袱太重结局仓促。
《笑傲江湖》则是政治的隐喻读起来太阴沉而《鹿鼎记》是反武侠读起来随痛快但总归缺点什么。只有《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丰满,文笔最成熟的。
金庸《射雕英雄传》梁羽生《萍踪侠影录》古龙《绝代双骄》温瑞安《四大名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