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早些时候,一直隐居在蜀中的名山大川之中,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他从不过问人世的是是非非,也全然忘却了凡俗的黑白纷扰,一心只是虔诚地修身学道。一天,他云游到鹤鸣山。这鹤鸣山是一代道教天师张道陵精炼仙丹的地方。赵公明见这个地方林幽境清,山间云雾弥漫,觉得是个修炼道行的好地方,于是就在这里多呆了几天。就这样,当赵公明在鹤鸣山逗留的时候,不期遇到了下山采药的张道陵。张天师看到赵公明很有道貌,而且觉察出他的道行也比较圆满了,就把他收为门徒。赵公明本来就打算在这个地方长久修行,并且他也知道,张道陵是一代道行很高的天师,就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张天师收赵公明为门徒之后,就精心传授他法术,还赐给他一只黑虎让他骑着,并授给他一条护法鞭。这样,赵公明就日日夜夜守护在张天师的炼丹炉边,保护张天师,让他安心炼丹。终于,在两年之后,张天师把仙丹炼成了。仙丹一共只有两颗,张天师自己服用了一颗,另一颗,他为了感谢他的徒弟,就给了赵公明,并要他当即服下。说来也奇怪,赵公明服用了仙丹之后,就全身冒出白烟,浑身颤抖不止,一会儿功夫,就面目全非,脸变黑了,还长出了浓密的胡须,跟张天师的形状外貌没有两样,而且言谈举止也很像。更为了不得的是,赵公明从此也就有了超凡的神力,并且能够变化多端。后来,张天师就叫他镇守玄坛,尊号玄坛元帅。
可是,赵公明上了申公豹的当,助商为逆,最后又被姜子牙降服,并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让他领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统管人间钱财,为民招财进宝。现在,民间所供奉的财神赵公明神像,都是头带盔、身披甲、着战袍、执护法鞭、黑面浓须,形象十分威猛。在他的周围还常常画有聚宝盆、大元宝、宝珠、珊瑚之类,以显示赵公财神的灵验。
财神赵公明在成为财神的初期知名度并不高。因为明代通俗小说《封神演义》的描绘和渲染,才成为了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赵公明原是峨眉山罗浮洞中的一位仙人,被商纣王的太师闻仲请去助商抗周,赵公明法力无边,曾把姜子牙集团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是姜子牙的师傅元始天尊出手,才灭掉了赵公民。
后来姜子牙灭掉商后,在封神坛上大封诸神的时候,也分给赵公明一个神位: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位列五大财神之首。他的职责是迎祥纳福,统管人间一切财富。从那时候开始,赵公明就开始成了真正的财神。
赵公明受闻仲太师之请,下山助商克周,曾一鞭打死姜子牙,连伤阐教多名仙人,后战燃灯道人时追击至武夷山,路遇两名散仙阻拦:萧升、曹宝;结果身上的二宝皆被夺去,失了定海珠和缚龙索之后,去往三仙岛向三霄借来金蛟剪,再战西周,与燃灯道人二次斗法,意夺回宝物,不幸被西昆仑散仙术士陆压道人施法暗算,用“钉头七箭书”将其拜射下了降头,最后遭诅咒而死。
赵公明战死后,魂魄归榜,姜子牙归国封神时,奉命太上元始敕令,封之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位。
这个记载很有意思。它告诉我们,赵公明最初的职务不是财神,而是管鬼的将军。这位将军不光统率着鬼兵鬼吏,还可以派人去阳间拿人,把将死之人带走,以充实自己的幕帐——可见他还有勾魂的职能,活脱脱是个无常。
另外,请注意他同事的名字:钟士季。钟士季就是钟会,曹魏大将,攻灭蜀国,然后意图反叛被杀。从《搜神记》的记载来看,钟会死后,也跑来负责“督鬼取人”,倒也和他生前的专业对口。后来有些典籍写成“钟仕季”,有写成“钟士贵”,都是从此而来。
最受中国人喜欢的神祇就是财神了,赵公明位列五路财神之首,唯一一位正财神,历代受的供奉香火最盛。中国神话体系混乱而散碎,版本不一,元明之间,赵公明的神迹才有完整的记载 赵公明是一位经商奇才,经商理念以信用为本,以聪颖勤劳而聚财有方;以经营得当,管理严密而理财有道;以慈善爱民、仗义济困和疏财爱国而用财有义。古人在感悟赵公明的财富文化时,将赵公明逐步神化。
姜子牙灭商后,在封神台上大封诸神,也封给赵公明一个神位: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他的职责是率领部下四位正神,迎祥纳福,追逃捕亡。赵公明的职守为“迎祥纳福”,他的部下为“招宝”、“纳珍”、“招财”、“利市”(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迩益),统管人间一切财富。赵公明成了名副其实的财神,正是从这时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