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洛阳牡丹的古诗词其实是有很多的,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这首诗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听说过,尤其是最后的两句,堪称为流传千古的歌颂牡丹之名句!
这首诗歌的前面两句,分别对两种不同的花朵作一番描写。芍药虽然美丽娇艳,但是却显得稍微有些过于妖娆了,难登大雅之堂;而池塘里的荷花虽然端庄美丽,但是却让人觉得它茕茕孑立,如一个遗世独立的冷艳仙子一般,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只有牡丹花,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国色天香,让人感觉到她美丽而又不妖娆,端庄却又不会显得无情冷清。当它花开的时候,那种美丽的足以惊艳整个洛阳城的!
刘禹锡的这首《赏牡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也是从大众的视角来对牡丹进行描写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于权力和欲望的追求。但是与此同时,牡丹花也是有着独特的美感的。
诗人在借这首诗表达的,既是对牡丹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是对盛唐时期一派繁荣的景象做出赞赏。让人在感受到牡丹花的美丽富饶的时候,也能够想象得到花开时节京城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
更重要的是,由于刘禹锡这首诗的赞叹,让牡丹花一直到今天,也依旧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花,更是成为当今我国的国花!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更为天下奇。这首诗出自宋朝欧阳修,这句诗极尽描写出了洛阳牡丹的奇,同时也确立了洛阳花都的美名。
武则天时期,武则天为了欣赏花在同一时间开放的美景,于是命令百花仙子必须要在哪一天同相开放,互相争奇斗艳,但是牡丹仙子不愿意手胁迫,于是被武则天贬到了洛阳。
牡丹花盛开的时候非常的艳丽,现在洛阳每年都会举办牡丹花节,当牡丹花开的时候去洛阳,那就完全是沉浸在一片花海,让你着迷不能自拔。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这句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白居易将牡丹称为众仙子之首,艳压群芳,足矣看出牡丹花的美了。
有很多花其实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并不是非常有名,但是一旦有人发现了她的美,留下了千古绝唱,那么就会有很多的后来者一起去描写,希望能够重现前辈们看到的美景。
牡丹唐朝时候广遍种植,到了宋朝已经成为了文人士大夫的最爱了 ,宋朝时候朝廷厚待士大夫,这些文人墨客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去赏花赏月,牡丹也就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
辛弃疾、范成大、司马光、罗隐都写过牡丹,写下了诸多诗词,如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一丛深花色,十户中人赋等。
牡丹花是花中的富贵之花,在周敦颐的爱莲说之中就有对牡丹的描写,上面说到自李唐以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人们都喜欢养牡丹,唐朝正是诗文最繁荣的时候,也留下了诸多诗词。
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洛阳牡丹记》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干。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牡丹 刘灏
清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买花 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值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赏牡丹
东都国色世无伦香飞碟飞来销魂多情只在四月中醉煞多少看花人作者:张震。字:谦声。号:阁楼居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