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熊猫只分布于中国的川、陕、陇等地,但是中国人这么多,在古代肯定有人见过他,只是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古代(1869年以前)关于熊猫这种生物的确切文献纪录。现在公认的人类第一次发现大熊猫的纪录是1869年,由法国传教士、动植物学家谭卫道在四川省宝兴县探险时,在邓池沟山野里发现的一种奇怪的熊类动物,后来谭卫道将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法国,并将其称为“黑白熊”。当然,关于古人对于熊猫的目击纪录和称呼,在学术界有很多传言。古代文献中有一些关于似熊和似虎的神兽的描述,例如:执夷、杜洞尕、食铁兽、白罴、花熊、银狗、峨曲、猛氏兽甚至是貔貅等等,这些神兽的部分特性,例如像熊、像猫科动物、吃竹子、生活在蜀地、银白色和花色,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大熊猫有点类似,一些专家学者认为,这些神兽其实就是古代人对大熊猫的称呼,但是这都还是猜测,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无论哪种称呼,都还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证明。
中国的文明程度,尚不足以从动物学(zoology)的角度来对熊猫进行研究。人类最早开始认知并研究大熊猫始于1869年。 法国博物学家 Pere Armand David 在四川省宝兴县探险时,在Muping地区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熊类动物,后来Armand David将一份样本寄回了法国,并将其称为“黑白熊”,才使得这种珍贵的动物最早被文明世界所了解。1897年,英国首次得到了大熊猫的样本。 1900年,大英博物馆检验了大熊猫的头骨和四肢骨骸,首次确认这种动物与其他熊类不同,属于一个新的物种,并将其命名为“Giant Panda”。这种动物首次有了明确的命名。
在成都大熊猫基地的博物馆里看到过两张上古时期熊猫与古代战事的插图。一张是讲的是熊猫曾经参与黄帝击败炎帝的阪泉之战,其依据是《史记•五帝本纪》中间的这样一段话:“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蓻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根据学者的考证,这段话中的貔貅指其实是熊猫,作为猛兽代表之一被黄帝驯服带上了战场,至于考证的真伪就不可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