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如来讲经打动的是金蝉子,并不是唐僧,金蝉子是唐僧的前身。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两个人还是应该区分开来为好。
从《西游记》原著当中我们可以知晓,金蝉子对于如来并不是特别的尊重,而且有时候再如来讲课的时候,金蝉子却偷偷的喂老鼠,然后被如来发现之后,狠狠的教训了金蝉子。
所以从以上种种事件可以看出,金蝉子对如来不是特别的尊敬,所以如来才打算让金蝉子转世投胎,让他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或许此时才能够明白佛的艰辛。
可是从《西游记》原著当中的唐僧的行径来看,唐僧并不是一个高僧,而且逃生的身份存在着造假的嫌疑,在取经过程当中的表现来看,绝对不是一个大唐高僧所应有的表现。
唐僧在取经过程中哭了好几十次,而且从唐僧所说的话语当中总是表现出相当的自私,从来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想到的永远是自己,这样的高僧,是难以让人信服的
不知道大家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只对没有学习过的内容感兴趣,但是对于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就算老师把嗓子喊哑了依然听不进去。
同样的道理,唐僧作为如来的二弟子,想必早就把如来讲的那一套背的滚瓜烂熟了,要是让他上台的话,说不定他比如来讲的还要好,既然是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唐僧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听下去,在课堂上打个盹也就在所难免了。
而且据我猜测,这种情况肯定不止出现过一次,以如来敏锐的观察力,估计早就发现了,但是他却一直不点破,因为他早就有心把佛法传播到东土,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
这就是如来的阴谋了,因为如果只打一次盹就惩罚他,肯定会有不少人帮他求情,不答应显得自己太霸道,答应了自己的心愿找不到人去完成,但是如果唐僧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唐僧贬到人间,达到目的的同时也堵住了别人的嘴,让五百罗汉之类的弟子们无话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