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王熙凤,红楼梦读者估计都要竖起大拇指称赞,曹雪芹对她的赞美也从不吝啬,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就曾经对王熙凤做出过评价,说她是“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然而冷子兴应该是没有接触过王熙凤的,那么他对王熙凤的认识应该来自岳母周瑞家的闲话,比如周瑞家的就曾对刘姥姥说过“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得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像周瑞家属于管事的媳妇一般都是老油条,但是对年纪轻轻的凤姐竟然如此钦佩,可见王熙凤的心机多么老谋深算了。
王熙凤就是一个女曹操,可如果说她是女曹操,又不全对,他没有曹操的那种自治。王熙凤作为贾府的管家和谁特别相似的,我想出一个人来,和乾隆朝大清国的管家和珅特别相似,王熙凤和和珅都是八面玲珑,一肚子心机。但是二人在政治生涯上都犯了一个致命的缺点,鼠目寸光;用我的话来说就是只顾眼前利益。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如果按照战争来说,王熙凤只是一个将军,但绝不能作为一个统帅,她战术很好,但是战略很浅。贾琏的小厮兴儿就曾经背地里嚼舌,说她“只一味哄着老太太、太太两个人喜欢......如今连她正经婆婆大太太都嫌了她,说她‘雀儿拣着旺处飞,黑母鸡一窝儿,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若不是老太太在头里,早叫过她去了。”兴儿的这番话说到了王熙凤命运悲剧的要害,王熙凤这个人只会讨好贾母、王夫人;但是却让她真正的婆婆邢夫人十分不满,表面上看王熙凤特别会做人,实际上很笨。贾母毕竟是有了年岁的人,能活几年,贾母健康一日,邢夫人还不敢为难她,如果贾母不在的话,那么邢夫人可以任意摆布她,那个时候王夫人根本救不了她。因为邢夫人才是她真正的婆婆。到了后文中邢夫人对王熙凤已经不是讨厌了,而是痛恨了,不仅当众给凤姐难堪,甚至故意找贾琏的茬,根据现在留下的一些文字线索,王熙凤在曹雪芹后三十回中被贾琏休掉,而力主休掉王熙凤的首先是邢夫人。
人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容易飘飘然,看不清形势认为天下唯我独尊,比如和珅,除了乾隆皇帝他眼里根本就没有别人,然而乾隆皇帝毕竟上了年岁,等乾隆帝死后和珅马上被嘉庆皇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抄家治罪,所以和珅之死,在于只看到乾隆当下,没有看到乾隆死后。如凤姐亦是如此,王熙凤甚至还不如平儿清醒,平儿就曾经提醒过她,说“纵在这屋里操上一百分的心,终究咱们是回那边屋里去的。没的结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所以王熙凤看似聪明伶俐,实在笨极了,跟薛宝钗的大智若愚相差甚远
王熙凤没有长远的打算,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虽然在贾府中她是叱咤风云的管家,上上下下都对她忍让三分。可是她是邢夫人那边的媳妇,来到王夫人这边,只不过就是没有主事人来拿她借用而已。但是她自己却不这样认为,总是觉得自己有实权在手里,对手下的人心狠手辣,一点情面都不讲,最后落得惨死的下场。
别看王熙凤把贾府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她忽略了自己的身份。贾母老大,虽然能够凭着贾母的宠爱在贾府里面横行霸道,但是毕竟贾母的年岁大了,贾母一走。邢夫人自然就没有什么畏惧了,后来贾琏休了王熙凤,不就是邢夫人从中添油加醋。
看起来凤姐很是精明,但是她并不懂得如何维护好自己身边的人际关系,只能够看到自己手中的权利,她本来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结交很多名人雅士,甚至能够敛财。但是到最后的结局,自己的女儿都差不点被亲哥哥卖掉了。
凤姐最大的问题就是分不清什么是最重要的。在那个年代,她的当务之急肯定是生一个儿子啊,可是她硬是为了工作不小心把儿子流掉了。儿子掉了之后,要推了工作好好保养啊,可是她还恃强羞说病,结果落了个吃力不讨好一身是病的悲惨结局。看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面盛老太太教华兰在婆家的立足之道,就知道凤姐是多么傻了!
扯,刑夫人。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只喜欢钱财,谁也和她处不好,凤姐肯定讨好过她碰过钉子,才知道此路根本不通。凤姐深通人情世故的。还不知道这个,只她这个婆婆,根本没法下爪而已。
王熙凤俗称凤辣子,贾宝玉林黛玉的婚事,都是她给出的主意,偷梁换柱使用的掉包计,林黛玉的死其中她也有责任,有什么权利和资格去包揽别人的婚姻大事,改变别人的命运
最通俗的一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