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瓷出现在康熙晚期,是在五彩瓷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直接影响而创烧的新品种,它以艳丽耀眼的颜色、温文尔雅的韵味、卓尔不群的个性,融汇出迎合清代社会习俗的装饰效果。粉彩瓷有以下这些特点:第一,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晰“玻璃白”,用“玻璃白”打底,使得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甚至乳浊柔软的改变;第二,使用进口的彩料,色泽淡雅柔软,清逸艳丽;第三,使用芸香油调色,所以颜色柔软清丽,有柔软之感;第四,通常在700℃-750℃左右的窑炉中烧成,因为烧造温度比较低,故又有“软彩”之称。
粉彩瓷在雍正、乾隆朝到达鼎盛,《陶雅》中称誉“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耀眼”。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厚多变,色泽亮堂柔丽,彩料浓淡天然,粉质感强,新鲜灿烂,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多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考究彩料的层次改变,画面粉润柔软,杰出画面的阴阳浓淡,赋有立体感。以传统题材为主,盛行缠枝花卉纹、花鸟纹、人物纹、山水纹等图画,规划不满密,显得意境悠远。画面高雅宜人,并且谐音“蝠”(福)、“鹿”(禄)的图画亦多见,在花卉之间经常配以草虫等。装饰手法多样,盛行“过枝”的画法,即盘、碗的图画从器身到器盖,或从器里到器外连续彩绘而成,常见有桃果、菊花、牡丹等过枝图画。
增值空间大
乾隆粉彩瓷的胎体加工细密,质地细腻轻盈,皎白精致,轻重适度。釉面滋润匀净,平滑莹白,光亮无瑕。商品以轻巧俊秀的小件器物为主,如盘、碗、杯、盒、笔筒等,大件器物则以高达50厘米的天球瓶、直径在50厘米以上的大盘最为精美,常见有胆瓶、六角瓶、灯笼瓶、花觚、盘、碗、杯、笔筒、提梁壶、罐等。器物无论大小,形体改变宛转柔软,考究线条的美感。在注重漂亮的一起还注重实用性,有正经慎重之感。制作一丝不苟,考究规矩方圆,注重细部处理。
乾隆粉彩瓷除白地粉彩外,还盛行黄地粉彩、墨地粉彩、淡绿地粉彩、青釉地粉彩、酱色地粉彩、珊瑚红地粉彩、胭脂红地粉彩等色地粉彩。款识以“大清雍正年制”和“雍正年制”较为常见,以楷书款为主,篆书款极少。字体工整,布局谨慎,笔法娟秀,运笔有力,多为宋椠体。此外,还有许多堂名款,如“冯宅”、“百露堂”、“文山石房”等,以及花押款,如以笔和银锭来寓意“必定如意”等。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一八八七一八二七六二五)
乾隆粉彩瓷制作工艺老练,个性典雅秀丽,备受大家推崇,向来是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增值空间很大。比如一件乾隆粉彩浮雕花鸟宝瓶纹六方瓶,1982年在香港苏富比以25万港币成交,2001年在纽约佳士得以21.5万美元成交,2007年在香港苏富比以2272万元港币成交,2009年在北京保利以6776万元人民币成交。又如,一件雍正粉彩过枝月季梅花图盘,1976年由伦敦佳士得释出,后被苏林庵收藏,1994年被康蕊君收入《玫茵堂中国陶瓷》图录,1995年流入香港市场,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估价为1500万港币,结尾以4994万港币成交。
皇帝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权力的中心了,基本上的宝物就看过的数不胜数。简直就是阅宝物无数了。在这么多的宝物当中,能被皇帝喜欢的话应该也是极品中的最好的宝物了。其实想我们生活哪里会见到什么宝物啊!除了初中在学历史的时候,老师讲课里面看了一些宝物的图片。
我们首先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粉彩把!看看这个被皇帝所青睐的东西是有多极品。粉彩其实和青花瓷类似的属于一种瓷器。我们常常听到比较多的青花瓷,但是好像说粉彩却很少有人提及。
喜欢周杰伦的歌一定都挺过青花瓷这首歌,那优美的曲子给我们一种带入了古代的感觉。再加上大家对青花瓷的宣传,基本被称为国名瓷器了。
其实相对于青花瓷,粉彩最大的特点就是颜色非常鲜艳。放到现代的话来说,青花瓷是黑白片。那么粉彩就是我们现在电视上面所看到的五颜六色的片子了。这给人民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来表达出不同的感觉。
真是因为粉彩有这样跨时代的意义,才让它收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和青睐。
综上所述粉彩因为和其他瓷器比较颜色鲜艳个性更加丰富多彩,在制作粉彩的过程中需要匠人根据器物本身的形状来设计颜色的搭配。给人民更多颜色选择的机会让匠人有了更加风格的表达情感。
这也是其他的瓷器所不能相提并论的,所以乾隆皇帝才会如此得青睐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