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古人送别亲人朋友时,为什么要折柳相赠?优质

582次浏览| 2022-07-30 12:07:34 更新
来源:互联网
6个回答
满意答案

折柳送别,寓意希望朋友随处皆安。一如柳枝随地可活。表达的是“不忍分别,永不忘怀”的朋友情谊。加上“柳”谐“留”音。寓意挽留、不舍。而折柳的最早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出自《诗经》的古诗。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对故土怀恋何不舍的离别情绪。这种描述为之后的送别折柳奠定了文化基调。因此,才会产生古代,亲朋好友一旦送别,送行者总要折一枝柳条赠与远行者。折柳寓意惜别,也可以表示挽留。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舍、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情。也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柳条,希望亲人到他乡,能很快适应环境,生根发芽,就像柳枝随处可活。

273 0

古人离别时折柳送别是因为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因“柳”与“留”谐音,可以表示挽留之意。离别赠柳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亲人们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愫就像随风飘荡的柳枝一样绵绵无期。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人们送别友人时折柳,又意在祝愿远行的亲人或朋友,能够如同折柳一样,到哪都有旺盛的生命力,不会因为背井离乡而不适。折柳在身,便如亲人在旁,随遇而安。所以,古人在为亲朋好友送别时,就会折一枝柳条赠送。喻意亲人离别家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198 0

古人送别亲友有折柳相赠的习俗: 折柳赠别有两层含义: 第一,就是最常见的说法,即“柳”与留同音,折柳赠别表示不忍分别,希望留下来之意。 第二,因为柳树易成活,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折柳赠别是以此来祝愿离人随处皆安。 以杨柳送别寄情,最早见于《诗经》的记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到了唐代,折柳赠别的诗句达到了极盛。几乎所有的诗人都做有柳枝词,而且每首都是佳品。也就是说,唐代是折柳送别以及咏柳诗歌的顶峰。 

柳枝生命力极强,可以说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送别往往是伤感而又隆重的仪式,折柳赠别是对旅人安全的一种祝福。古人视柳树为可以辟邪驱鬼,行人带上它,可使鬼魅望而生畏,远远躲开,确保旅程的平安。

我国文字非常重谐音,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示难舍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之意。古代出行由于交通不便,一般选择水路出行,坐船临水而居的植物以杨柳最为普遍,因而随手折技送别,表示礼轻情义重,且古诗词常有一句“折柳西桥”的词句,古人多喜欢送别在《长亭》《断桥》更显得离别依依不舍,柔肠百结之情。

因为柳和留是谐音,赠柳表示对亲人朋友的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不过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并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的,就拿柳树来说,柳树和其它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送别的亲人朋友,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融入当地人群中,一切顺遂。

收到582个赞
最新文章
君子剑是什么意思
君子剑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7-30
电竞一枝梅
电竞一枝梅
306
古人送别亲人朋友时,为什么要折柳相赠?
古人送别亲人朋友时,为什么要折柳相赠?
追剧小科普07-30
星际条款
星际条款
582
孕妇可以吃鲢鱼吗
孕妇可以吃鲢鱼吗
追剧小科普07-30
姜先生的时光
姜先生的时光
899
毛南族传统乐器有哪些?
毛南族传统乐器有哪些?
追剧小科普07-30
游戏小涵
游戏小涵
891
来说下你看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短句?
来说下你看过哪些印象深刻的短句?
追剧小科普07-30
COCO游戏录
COCO游戏录
651
降温了注意保暖的文案
降温了注意保暖的文案
追剧小科普07-30
苏苏说娱
苏苏说娱
927
为什么部分动物惯于食用昆虫?
为什么部分动物惯于食用昆虫?
追剧小科普07-30
游戏君大子资讯
游戏君大子资讯
551
带霜的古风名字女生
带霜的古风名字女生
追剧小科普07-30
小窝阅读
小窝阅读
599
有人说“国粹”京剧正在消亡,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有人说“国粹”京剧正在消亡,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追剧小科普07-30
丝维娱乐
丝维娱乐
728
中国书法两大家欧阳询与颜真卿,谁的成就更大?
中国书法两大家欧阳询与颜真卿,谁的成就更大?
追剧小科普07-30
王者小小贝
王者小小贝
368

王者小小贝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