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星又称南极老人星,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的长寿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
寿星本为星名,是福、禄、寿三星之一。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就开始在首都咸阳建造寿星祠,供奉南极老人星。但供奉他的理由,却后世大不相同。当时人们认为见到寿星,就会天下太平;见不到就预示着战乱发生。早期星相著作中,也讲到如果老人星颜色暗淡,甚至完全看不见,就预示将有战乱发生。
后来寿星演变成仙人名称。民间认为供奉这位神仙,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也是道教追求长生的一种信仰。
元朝以来,道教神仙队伍不断壮大,而保佑长寿已是神仙的必做功课。南极大帝,南斗北斗,十二生肖保命真君,三十六天罡,六十本命甲子神等等,都具有保佑长寿的职能。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汉以来沿袭的国家祭祀寿星制度。寿星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从此大跨步进入民间,成为中国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明朝小说《西游记》写寿星“手捧灵芝”,长头大耳短身躯。《警世通言》有“福、禄、寿三星度世”的神话故事。画像中寿星为白须老翁,持杖,额部隆起。
那么,寿星的原型是谁呢?
东晋葛洪的道教著作《神仙传》里说“彭祖”活了七百六十岁而不衰老,所以有人认为天上的寿星就是人间的彭祖。四川眉山市彭山镇,《华阳国志》记载是彭祖的故乡。
活七八百岁的说法当然是不可信的,但历史上彭祖似乎确有其人。有关他的长寿故事早在秦汉以前就已流传。屈原的长诗《天问》中就曾提到他,孔子和庄周在自己的著作中也都将他视为长寿的典范。《史记楚世家》记载了他是五帝之一颛顼的孙子,从夏朝至商朝共活了近800岁。
还有一种传说,一个叫徐三亭的人是寿星的原型。他是河南濮阳县徐镇人,他的头、身子、腿三个部分一样长。由于徐三亭乐善好施,爱帮助邻里,所以人们都尊称他为徐三爷。徐三爷老帮邻居看孩子,有一次一个大嫂在田里对同村但相距较远的另一位妇女说,三爷这人真好,刚才又给我家看孩子去了。另一位妇女说,不会吧,三爷刚刚还在我家。这事一传开,人们都以为徐三爷是个神仙,会分身术。徐三亭活了108岁,鹤发童颜,银髯过膝,平时种一桃园,只吃仙桃,不食饭菜。传说他死后归入仙界,被封寿星。后人为纪念他,改烟城为徐镇,并定二月九日他生日这天举行香会公祭.
民间为男性长者做寿时,供祀拄长拐杖、白胡须“肉头老儿”模样的寿星;若是女性寿星,则供祀“麻姑图”,因而,民间有以麻姑为寿星的传说。《神仙传》中麻姑说,她与另一仙人王方平“互不相见,已有五百余年了”,可见她的寿诞之长。并且,她还说,“已看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别蓬莱,又水浅于往时略半耳。”,人世间仓海变桑田的变化,至少上万年之久,她竟然看到过三次,可见她几乎能与天地同寿。
麻姑并不是天上的寿宿,而是自己修炼成仙的。麻姑之所以出名,传说她曾给王母娘娘献过寿酒。《神仙传》还记载麻姑掷米成丹砂,《闻奇录》称其“生时有道术,能履行水上。”传说她修炼的地方叫“麻承山丹霞宛陵洞天”,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中之第十福地。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任江西抚州刺史时,写过有名的《麻姑仙坛记》碑。在鬼城丰都附近,也有“仙姑岩”、麻姑洞”等麻姑曾修炼或住过的地方。
我们总是习惯把上了年纪过生日的人叫“(老)寿星”,这个“寿星原来指的是一颗星宿的名字,”说到寿星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根据我国本土的天文学将天上星宿分为二十八星宿。其中有东方青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以及南方朱雀七宿,东方青龙七宿有:角、亢、氐、房、心、尾、箕,寿星指的是角、亢二宿,因为位于东方青龙星宿的前两位,所以主长寿。
第二种说法:寿星其实是南极老人星。南极老人最初指的是国运的兴衰以及国命的长短,后来演变为指人的寿命,所以南极老人星也叫老人星。
还有一个传说,元始天尊大弟子南极天尊,也有说南极长生大帝的,世界初期天地混沌,劫难重重,南极长生大帝运行四时气候,呼风唤雨,役雷公使电母,在浩劫中普度众生,所以人们认为他们的生命是南极长生大帝赋予的,于是建庙立寺供奉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