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什么样的人?优质

252次浏览| 2022-07-30 16:50:29 更新
来源:互联网
4个回答
满意答案

史湘云是诸姐妹中活得最明白的。

读红楼的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发的强烈起来,红楼梦中多次出现了“明白人”的词,有劝黛玉的,有说凤姐的却独独不见有说湘云的。其实黛玉的痴情和凤姐的好强都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责罚,妙玉的清高和惜春的出家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逃避,而湘云却以她独特的方式表现出一个大智大慧人的“真明白”。

一、珍爱

湘云是个真正懂爱的人。她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快乐,珍爱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珍爱朋友也珍爱亲人。比起红楼女儿的爱情来,她的珍爱显得越发的博大而纯洁。

她爱着大观园中姐姐妹妹,也爱着“爱哥哥”,她爱着疼她怜她的贾母,也爱着那些从小和她一起玩大的地位低下的丫鬟们。她同情并且关心着自怜自艾的林黛玉.

这份心肠是其它人中不多见的。她还会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一样样地亲自送到那几个小丫鬟们的手中,连丫鬟们都知道她送的东西其实在贾府中“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她那份心。她不会如其它人那样将人分为几等,她的主子下人的观念是最轻的,对上她不惧虏幻乃祝?韵滤?怀靶∑黄鄹骸U庠诖蠊墼爸惺遣皇且彩嵌酪晃薅?哪兀?

珍爱别人说明她是善良的,但在这同时她更加的会珍爱自己。她的生命生来原本是极为高贵的,应该一如元春宝钗一样受极宠爱,可是她生来却是不幸的,父母早亡无人真心疼爱,她的生命在那个家庭中就变得轻如草荠一般。可是她自己很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她能做贾府中由下人们来做的手工,可是她一直一直是乐观的。

因为她是笑对生命的。

二、侠气

其实湘云给我最初的感觉是“侠气”和“男儿气”,很象武侠小说中人。虽然书中对她也有醉卧芍药的描写,可是却总觉得她应该和柳湘莲一样仗剑江湖,做个江湖儿女才是最合适的。

想到湘云总是会先想到她在芦雪庵啖肉食腥才会想起她的锦心绣口,在那个特定的场所,在那个特定的时刻,黛玉的清高让人觉得假假的,而她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她的大笑,她的开心,她的诗意纵横让人觉得古时文人雅士相聚也不过如此罢了。同时,也有几分楚留香仗剑天下,令孤冲笑傲江湖的风采,让人觉得她活得真实,活得尽兴,活得天然。这一节总会让我在红楼沉闷的空气中长长舒一口气,好像大观园上空阴霭的天空终于也留下了一片晴朗!

她虽然对自己的命运很乐观很能适应,但是对眼中见到的不平事却不能熟视无睹。黛玉笑她:你充什么荆柯、聂政?其实她的骨子里真的就是荆柯、聂政,就是希望天下人公正和平地生活。虽然她做不到,她是她的心却一直在这样努力着。

三、简单

读红楼读红湘云总是最开心的,有时候觉得她是个透明的人儿。她的一切都是简单的,她的想法不经大脑脱口而出,她的爱与恨更是直接地表达出来。她的简单成就了她的智慧也让她变得格外的可爱。

“反璞归真”说的就是湘云吧,简单却并不是粗线条,并不是愚顽。最简单的往往是最丰富的最长久的。多留些空白给自己,多留给空白给他人,一切在繁杂中生活着的人如果走向了简单那才是最幸福的。而湘云的简单也是一样,大观园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而活,宝钗为了自己的将来,黛玉为了自己的爱情,凤姐为了贾府的权势,探春为了家族的兴衰,而湘云为了什么呢?她只是过着快乐一天是一天的日子,时时想着能不能多给别人些开心,她用心教香菱学诗,耐心为黛玉开导,甚至于贾家中大小的下人都对这个不是主子的主子另眼想看。

其实她活得是最明白的最幸福的。因为她幸福地度过她生命中有过的每一个快乐的日子,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想那些多余的不快乐。这样当不快乐到来的时候她才可以坦然地接受,因为她的一生毕竟有过很多很多的快乐,比黛玉多比宝钗多得多的快乐。

只因为她活得简单,因简而明,因明而乐。

五、结局

说到这里想起电视剧中湘云的结局是在江上的一艘游船上卖唱,将寒塘渡鹤影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月寒秋,江清人静,湘云一声声的“爱哥哥救我”让人不由得泪下,可是泪尽时却发现那个人不可能是湘云。湘云是受过苦的,是受得了穷的,但是她的人格是高贵的,“傲世也因同气味,看来唯有我知音”,能写出这样诗句的女孩是不可能接受那样的命运的,同时,她是有侠气的勇气的,如果说真的到了那一步也许别人会认命,但那绝不是湘云。

有人因那句也宜墙角也宜盆就断定湘云对社会有着最强的适应能力,就让她去做了歌妓,显然没有真的明白作者的用意,这个做歌妓的人哪怕是妙玉也不可能是湘云,因为她的身上其他姐妹的才华外,更多了侠骨和更深的是非分辩能力,她能认自己的命,但却不可能辱没自己的人格。

我想她应该是婚后寡居,贫困终老的可能性大些,因为她的婚姻是先有了“如意仙郎”她自己也以为能“博得个地久天长”,丈夫去后她的结局就应该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了,再婚对她来说是没有道理的。

后记:湘云是一个奇怪的人,是书中着意不多写,却不得不写的一个主人公,如果说宝钗黛玉两峰对峙的话,湘云就是书中第三主人公,可是她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忽略着自己。对湘云的喜欢是一直不变的,随着岁月的增长,更加觉得她活得是最幸福的,因为她活得很清楚明白,活得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岁月,也越来越觉得她更加的聪明和可爱。

如果生活中有朋友的话,我不要宝钗的心机,不要黛玉的小性,我更喜欢湘云的明快;

如果生活中找一个伴侣的话,我不要宝钗的博学深劝,不要黛玉的拈酸吃醋,我更喜欢湘云的简简单单

史湘云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 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 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史湘云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心直口快。她讲话不带任何顾忌,有什么说什么,完全不同于薛宝钗、林黛玉及其他姐妹那样的谨小慎微。她第一次在贾府出现就将了林黛玉一军,在林黛玉讥笑她“咬舌子”时反唇一击,诅咒林黛玉嫁个“咬舌子”的丈夫,把这个人人都不敢碰的林姐姐给“得罪”了。紧接着,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会上,史湘云又一次得罪了林黛玉。在众人都心知肚明却不敢明言之时,心直口快的史湘云一下子就说出那个唱戏的女孩子长得像林黛玉。此后,在贾宝玉面前他又不顾林黛玉就住在隔壁,直言林黛玉爱使小性,爱耍小脾气,几乎使她和林黛玉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但史湘云的心直口快并非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当她和林黛玉同时看到薛宝钗陪在受伤的贾宝玉床前时,她不仅没有讥讽薛宝钗,还拦住了有此心的林黛玉,这正体现了史湘云人格的完美。正是因为这一点,连史湘云几次得罪的林黛玉也把她当作最贴心的知己,在凹晶馆联句前把心事全部吐露出来。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史湘云成了大观园里最受姐妹们喜爱的一个。 史湘云另一个特点就是豪迈。在大观园的女孩子之中,史湘云完全像一个男孩子,这在其他姐妹对她的回忆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说她穿上贾宝玉的衣服“蒙骗”贾母,还有冬天穿着大袍子在雪地里打滚,这些都是其他女孩子做不到的。再有就是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上,只有史湘云完全没有少女的矜持,喝得最为尽兴,玩得最为尽情,豪迈洒脱,连最后喝醉了睡在芍药花下时也不忘行酒令。同样,在晚上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时,史湘云仍是小姐中最活跃的一个,这与林黛玉、薛宝钗的淑女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再有就是芦雪亭联句前,史湘云和贾宝玉以及平儿等人吃鹿肉的事,更是把这种豪放体现得淋漓尽致。林黛玉以及薛宝钗、薛宝琴都碍于小姐的形象而没有争着去吃,薛宝琴也只是在几番劝说下才吃了几口,更不要说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了。还是史湘云那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性格:“是真名士自风流”。更直接的一句评价是从林黛玉口中说出的。当史湘云得知刑岫烟由于拮据而当掉绵衣后要找贾迎春评理去时,林黛玉说她又要充荆轲了,这便是明证了。史湘云之所为固不能与荆轲相比,但林黛玉以两人作比,更是说明史湘云之豪迈是大观园众女儿可望而不可及的,这句评价实则是对史湘云的一种肯定与赞美。 史湘云的心胸甚是豁达,这与大观园之中其他姐妹大有不同。首先,除林黛玉外其他人的境况皆远好于史湘云,他们的豁达与史湘云有本质的不同,那是一种生活的恬适。其次, 林黛玉是唯一一个与史湘云境况相近的人,而实际上也好与史湘云。人们常常注意林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殊不知,史湘云之处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林黛玉虽是父母双亡,但在外祖母家终究是受人怜爱,还可以以女工诗文消遣度日,但史湘云却是以半个丫头的身份寄居在叔叔家的。薛宝钗就曾以此批评袭人让史湘云替做活计等于是给史湘云雪上加霜。但就是如此,史湘云每次来贾府皆是欢欢喜喜,并未露出半点委屈之态,连素日以细心著称的袭人也被骗了,惟有在离去之时稍显不舍。凹晶馆即景联句前,林黛玉和史湘云互诉衷肠时,史湘云还劝林黛玉放开胸怀面对现实。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广阔心胸,多么豁达的人生态度啊! 正如大观园之中的其他小姐一样,史湘云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过人的文采,这为她多彩的形象又添了一笔重彩。贾探春第一次起诗社时史湘云就突出地交了两首诗作为答卷;在芦雪亭联句时史湘云又以一人对战二薛一林,显示了自己的实力;凹晶馆即景联句时史湘云更是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连众姐妹公认的魁首林黛玉也佩服得五体投地。这种多才多艺与史湘云其他特点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史湘云。

159 0

我感觉是湘云是一个特别豪爽的人。《红楼梦》里的经典情节,湘云醉卧在花园里的石头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换做宝钗或者黛玉,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只有湘云才这么放荡不羁。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人,但是她父母双亡,身世悲惨。只有在贾府的时候她才能留露出真性情。所以和宝玉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他是最放得开的。

她爽朗的笑,放开的哭。在宝钗和黛玉关系不好的时候,在黛玉面前直言出自己觉得宝钗才是最好的没人比得过的人。她和丫头们打打闹闹,不拘礼数。同时她又和黛玉在宴会散了后一起作诗。她也有才情,但是却不和人攀比,她不像黛玉一样非要和宝钗挣出一个所以然。她把吟诗作对当成一种娱乐。

同时她也被封建礼数所束缚着。因为他父母双亡和叔叔婶子一起生活。对叔叔和婶子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人生。同时湘云也可能比较要面子吧。 当鸳鸯央求她为宝玉做一些东西时,她也没有拒绝。你自己家里的处境很艰难,只能靠自己的双手为自己做东西,没有时间为宝玉做东西。而鸳鸯认为让他帮宝玉做一些东西就像娱乐一样。但是她不曾像鸳鸯说出实情,只是在晚上抽出时间来帮宝玉做。

她不肯把自己的处境告诉除了宝钗以外的任何人。因为她只信任宝钗同时对别人又有戒备心里害怕他们嘲笑自己。

性格比较豪放而又谨慎。这是她的家庭环境所致吧。

132 0

海棠有“睡美人”之誉。这一典故出自宋朝释惠洪《冷斋诗话》记载:唐玄宗登沉香亭,召杨贵妃,碰巧杨妃酒醉未醒,高力士使侍儿扶持而出,贵妃仍醉未醒,鬓乱残妆。唐明皇见状笑道“岂妃子醉,直海棠春睡耳!”这一段趣妙喻致使众多文人墨客歌赋传颂,宋代苏轼据此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弱弱泛崇光,香雾空朦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再次艺术地把海棠比作睡美人。

而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多次把这一典故加以套用、渲染,如第十八回,贾宝玉《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也是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在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卧芍药烟》中有一番精彩的描述“湘云真的在花众中的一个石凳子上睡着了,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 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地围着她,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花瓣枕着……”表面写的是芍药,实即是指“海棠春睡”。因而在第六十三回,湘云抽到的又是一根海棠签,题着“春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即笑道“夜深”两个字,改为“石凉”两个字,实即说明了作者是把湘云指喻为海棠的。

收到252个赞
最新文章
《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什么样的人?
《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什么样的人?
追剧小科普07-30
谁是神经病
谁是神经病
252
盘内盘外是什么意思
盘内盘外是什么意思
追剧小科普07-30
清晰的片段
清晰的片段
823
你看过的比较好的恐怖小说有哪些?
你看过的比较好的恐怖小说有哪些?
追剧小科普07-30
圣代旋风
圣代旋风
773
处暑说说
处暑说说
追剧小科普07-30
乐叔娱评
乐叔娱评
512
如何看待《儿女英雄传》里的女性形象?
如何看待《儿女英雄传》里的女性形象?
追剧小科普07-30
唐唐游戏解说i
唐唐游戏解说i
862
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心情说说
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心情说说
追剧小科普07-30
娱乐剧汇
娱乐剧汇
685
郎世宁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何影响?
郎世宁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何影响?
追剧小科普07-30
农视网
农视网
238
陪父母过中秋朋友圈说说
陪父母过中秋朋友圈说说
追剧小科普07-30
企鹅大文娱
企鹅大文娱
907
金庸作品有哪些现实意义?
金庸作品有哪些现实意义?
追剧小科普07-30
乔治的王者梦
乔治的王者梦
517
银行卡的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银行卡的密码忘记了怎么办
追剧小科普07-30
吃鸡公社
吃鸡公社
653

吃鸡公社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