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黛玉听到宝玉要取宝钗时,不禁在竹林里依然没了方向,胡乱的转来转去,又猛然想起,也无人搀扶劲直去了怡红院,进了宝玉的门也不打招呼,直接走到宝玉床前问了句:“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说:“我为林姑娘病了…”然后,黛玉再无说话,一个人又急急的赶往潇湘馆,刚一进潇湘馆门口,踉跄的趴伏在门框上,一口心血便呕了出来,心里顿时清醒了些……
每次看到《红楼梦》这个场景,不觉泪流满面!能够感觉到黛玉听到这个如炸雷的消息,她当时的心里仅剩的那执念的爱,瞬间变得那般绝望而无助,即使迷蒙中做了大胆无畏的挣扎,已然无法改变……瞬间的无依无助和迷茫失措有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狠狠扎进黛玉心里,一切瞬间都成为泡影……黛玉心如死灰……
哭的最厉害的就是黛玉之死吧。一边在红红火火的办喜事,一边在凄凄惨惨的烧诗赋,最后黛玉流干了泪,凄惨死去,身边只有一个丫头相伴。
这对欢喜冤家就这样阴阳两隔了,那样完美的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殒了,死的太凄凉。我本就喜欢伤春悲秋,更受不了这样的情景,哭死我了。
王熙凤快去世的时候,拜托刘姥姥照顾好自己唯一的女儿巧姐。
人生总是跌宕起伏,即使一生权钱相握,霸道强势。到头来,什么都没有,如同过眼云烟一般。值得嘱托的,却是当年看不起,不安好心给予帮助的农家老太。可以说生活戏剧,却让人无奈的不知道怎么做事。
宝玉和袭人说的:只求你们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了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那时凭我去,我也凭你们爱哪里去就去了。
重读红楼,发现了一些以前未曾关注的细节。第一回中,于青埂峰下,一僧一道告诫凡心正炽的灵石:凡间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魔,乐极悲生,人非物换,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你还去吗?顽石曰:我要去。忽而就眼泪簌簌难自已。
小红说千里搭长蓬没有不散的筵席,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谁能守谁一辈子呢。小丫头佳蕙突然红了眼圈,说“昨儿宝玉还说,怎么收拾房子,怎么做衣裳,倒像有几百年的熬煎似的。”年轻时的我们,大多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