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鸦片可以是一首歌、一首小诗、一本好书、一部电影或是一个人的话语,不拘泥于形式,只要能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和鼓舞。可就是生活中的我们心灵上已然没有了寄托,变的空虚、无聊、易怒。于是我们跑到互联网上来寻找慰藉,我们再也静不下来去看完一个不到2分钟的视频,只是随手关掉。再也不能安安静静的看完一部电影,只是随手快进。于是大把的时间都耗在游戏或是论坛里,只为那几秒种的快感。
网络小说绝对算其中之一,看过那个新闻没有,就是一个外国小伙通过看中国的玄幻小说戒掉du瘾,怕了怕了,我以前从不熬夜,自从看了小说,就开始修仙之旅,玩游戏啥的还能控制,小说我是真控制不住我自己。尤其玄幻小说,写的很热血,和你平时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在玄幻的世界里,你可以体会到不一样的快乐,爽文,但是看完后也没觉得得到了什么,就是一时快乐。
前阵子,我一时兴起,把QQ号的身份资料改成了8岁,于是我的首页推送完全变了。
新闻围绕生活中的小事,罕见的动植物,精妙绝伦的剪纸等艺术文化,而不再是震惊体系的明星八卦,家长里短。
马克思最早提出精神鸦片这个词语,人们也在日常的见闻中收到这类精神影响,润物细无声。
比如一篇文章说,堕落的人有三大表现,其一……,然后你发现自己一一符合,感觉写文章的人很懂你,可能还会有些共鸣,到最后文章只是说,不要堕落了,不要放弃自己,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你还重温了一遍自己的精神状态,花费时间去看。4还没有实质意义的文章就很鸦片。
我觉得要说最常见的精神鸦片很可能就是网络小说,因为我有时候看小说会觉得时间过得好快哦,我才看了一会就已经很晚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了,还有就是在一些网站上面的小视频,总是让我们是一种无法自拔的地步
网络上经常有“励志”一类的视频等,我觉得是比较脱离现实的,“精神鸦片”味道很重。尽管已经不是那个说一句就能改变的时候,但是软性的励志实质并没有改变。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是励志视频能够修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