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世界本应是百花齐放的,而中国数千年历史“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政策,的确将人们的精神视野束缚住了,这就使得中华历史上的人们变成了“井底之蛙”。
遥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众多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儒家,墨家,农家,阴阳家,兵家,道家,纵横家等众多派别一一登场,那段时间是中华历史上思想进步最迅速的一个时期。在秦国统一之后,法家得到了重用,而秦亡汉立之后,儒家正式成为唯一的官方思想。
也正是儒家在思想上的独裁,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上近千年几乎没有任何思想的革命。没有思想的革命,也就很难有没有生产力的革命。中华在数千年前领先于世界,却在数千年后被世界各国所打败。从这个角度来说,正是儒家,导致了中华文化进步的停滞。
我们常想,如果没有儒家的独裁,西方的文化复兴会不会早就在中华大地上兴起?工业革命会不会早在千年前就已在这片土地上完成?我们中国会不会一直是世界的领先者?当然,没有如果。
秦的焚书,汉的独尊,这都极大的压制了其他思想的发展和传播。这都是时势使之。秦欲统一乱世,必须用法家来平定。汉代想要维护统治,视乎也是非儒家不可。历史的进程是无法阻挡的,即使明知独尊儒术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但统治阶层依然会选择儒家。对于儒家对中华文化的阉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也无法责怪,我们只能叹息。
因为儒家提倡的那些人性改良和教育改善,以当时甚至现在的生产力都达不到,甚至从未在华夏历史中实现,导致后世不断对儒家原义进行扭曲以适应各自需要,最后在近代全面溃败中只能把儒家推出来背锅。儒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个人理解,按字面分别对应人的素质,艺术修养,古代射箭今日持枪,古代骑马今日驾车,能写字会算数(上古儒家并不排斥科学),这是儒家理想中对人的要求,请问,历史上哪个时段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培养完人的教育,现在也才勉强普及书和数,御和艺在实现过程中,礼和射仍任重道远。从来都做不到,凭什么说儒家阉割了中华文化?同样是尊儒,独尊儒术的汉朝就能打的匈奴西迁,继承了隋朝科举制度的唐朝也能攻灭突厥,且最后两朝都是亡于割据,可见原本儒家理论对人血性和冒险精神并没有直接影响,儒家是倡导积极入世的,儒家先师孔子自己也是能文能武。两送是扭曲儒家理论的高峰,也是阉割汉人血性的开端,半部论语治天下,极度扭曲儒家学说,泯灭汉人血性,导致被外族攻灭。送亡后,投靠外族的文人为了自圆其说,更是不断配合外族统治者扭曲阉割儒家原意,并为自己的投降行径找理论基础,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的明清。因此,从历史脉络看,先是儒家理论被扭曲阉割,才导致了送朝以后中华文明的扭曲阉割。而儒家积极入世的核心精神,其实一直是中华文化内核的组成部分。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应该是从《易经》、《尚书》、《诗经》等古籍发散开的诸子百家思想言论与其发展。儒家作为其中杰出文化之一,被历朝统治者奉为“真理”和官方地位晋升依据。初期还有安定社会、凝聚思想、促进文明的作用。但,事无绝对,物极必反,任何一个学术都有它的局限。在没有竞争、辩证的环境和权威支持利用的推动下,排挤、扼杀了其他思想文化的发展。使社会文化最终走向极端的封闭僵化和自负偏颇。中华文化来自生产生活,而儒家思想则主要是安定生活。忽视并抑制生产文化的革新,不是阉割是什么?
说儒家阉割了中华文化是没有脑子的说法。是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儒家思想的篡改,把不利自己统治的思想篡改,使其失去了原始的味道。对中华文化破坏最大的是宋朝破坏了尚武精神,但精神文化,科技等方面确很强,元朝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彻底破坏,经济技术伦理道德都破坏了,明朝有一定的恢复,发展,到了清朝满族人统治时就彻底毁坏掉了,经济破坏,思想破坏,精神破坏,道德也被破坏成不像样子,彻底失去了精气神。虽然说解放后有一些改变但是满清的余毒还是没有除去!恢复一些优秀的传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没文化,更不懂文化,也不知道文化有什么用,我只知道要时时学习生活的技能和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我只懂得尊重他人、讲究信用,让家人生活好是我的第一目标,有余力帮助他人是我的快乐,我不知怎么爱国但我遵守法律。这就是我一介平民的情怀
莫要给儒家贴金了,就是原始儒家的爹周公思想培养出来的后人都一代不如一代。鲁国,齐国分封后,就如何治理,将来国势国运如何,周公与姜尚有一段对话,《史记》有明确记载,有兴趣的可以去翻翻史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