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以书会友。这个“书友”可以是亦师亦友的故人,也可以是神往已久的名家大师。又或者,可以是和你最亲近的人。
下面我们要认识的读友是Sabrina,她是通过自己的孩子加入精读群的。这也可以说是因书而结的奇妙缘分吧。
Sabrina是上海的一位诗人,对于我们可能已经显得有些陌生的诗歌的世界,在她看来却始终水波不兴,一直在那里。
【一】
诗人只是一个称谓
精读君:80年代曾兴起“诗歌狂潮”,但发展至今,诗歌逐渐式微。你认为在当下,诗人的处境艰难吗?诗人如何生存呢?
Sabrina:在我看来,诗人只是一个称谓,一个外号,没有丝毫生存压力。因为一个诗人可以是农民、工人、医生、教师……
我所在的上海,诗歌虽没有狂潮,但也没有萧落。诗歌在自己的世界里,一直好端端的,静悄悄的,懒洋洋的。好比野百合一样,有春天,也有秋天。
其实你所以为的眼前的苟且,其实是别人眼中的诗歌和远方。
精读君:于你而言,诗歌是生命的一部分吗?
Sabrina:当我给孩子们上课,谈到诗歌时,说起自己是个诗人,并且有自己的诗集,我看到的目光是钦佩和喜欢。我对这个很满意,不是满意自己,是满意这些目光。
下面这首诗,可以看到我平时的生存状态。一个被诗意笼罩的人,不太被物质的东西所干扰。他们内心是丰满而富足的。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总能发现一些被别人忽视的东西和细节。
独自悠悠地走着
心存感激
面带笑容
与擦肩而过的路人交换眼神
与脚边被踩过无数次的落叶
打个招呼
偶尔停一停,弯下腰来
抚摸一下栅栏边一簇簇
盛开的红蔷薇
试图想象他们每一个
都和我一样
藏着一颗人人皆知的秘密
它不发芽,不结果
只悠悠地
独自陶醉
精读君手记:Sabrina所写的诗集名为《人间一年》,笔名后村别调。
【二】
读诗令人开阔
精读君:请问你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的呢?
Sabrina:陆陆续续从读书时代就开始写诗了。2002年左右,我开始参加一些诗歌协会。后来在论坛开始很火的时代,我又开始玩论坛,比如当年出了不少精华作品的红袖论坛。另外,我还担任过中财论坛的诗歌版版主,写了大量的作品。
精读君:参加这些活动给了你哪些收获?
Sabrina:收获很多,最主要的是收获了一群有相同爱好的朋友。
例如我现在还在接触的,上海的萱草诗社、撒娇诗社。大家因为兴趣走到一起,跨越年龄的限制,成员最小的还是中学生,年纪大的已经退休了。
精读君:那你们的诗社是否也会像《红楼梦》里的海棠诗社一样,不时组织作菊花诗等活动?
Sabrina:这样的事还真干过,我们会在不同的季节写一些同题诗,有一次几个好友聚餐,互相给隔壁的人写诗。我记得当时我写的是:
今夜
我和一条鱼很亲近
我和一把椅子很亲近
我和一双筷子很亲近
其实喝了酒的我
最想要的是
和你
亲近,亲近
精读君:你喜欢读什么诗呢?你喜欢的诗人有哪些?
Sabrina:其实带领我走进诗歌世界的不是那些网上,或者我们以前所听到的特别有名的诗人,而是一位我特别敬重的常熟市诗人,叫张国灿。
我偶然读到他的一首诗,觉得很喜欢,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了一本他的诗集,最后认识他本人。现在想来,这个过程像做梦一般。
读完张国灿先生的诗集,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徐徐展开》。他认为我是一个相当懂他的人。
另外,我还喜欢北岛、西川、杨炼这些中国诗人,还有赵丽华。这些诗人的作品我都很喜欢,他们很有个性,而且经历很丰富,又能跨越文化和时空的界限,开放思维。
我们现在有一帮朋友,就像是唐宋时代一样,在工作之余聚到一家咖啡馆中,谈论诗歌,或是朗诵彼此的诗歌,这感觉特别奇妙。
【三】
看到玫瑰花还是花刺,全在于你自己
精读君:你觉得如何写好诗歌?
Sabrina:其实写诗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像是在编一个代码,而读诗的人试图去破译你这个代码。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准确地破译。
精读君:你的诗歌通常是发表在什么渠道呢?
Sabrina:之前主要是发表在在纸质的报纸杂志上,例如《扬子江诗刊》,《常熟日报副刊》,我曾发表过大量的散文诗歌。另外,我还在《西部发展报》上有自己的专栏。近期,我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
精读君:那你在散文上的造诣与诗歌比起来如何呢?
Sabrina:没去想那么多,我觉得自己只是爱好者,而且是一个自始至终的爱好者。我并不想借这个东西谋生,也不想借这个东西发财,更不想借这个东西出名,只想满足我内心的需求。
精读君:对于去年大火的余秀华与她的诗歌,出现了多种声音,你怎么看待?
Sabrina:我读过不少她的诗,说实话,一开始我是带着一种成见去读的。后来慢慢发现她的句子中有不少可以打动人的奇思妙想。最受争议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其实这句话被炒作得太厉害了。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家对她的诗歌产生了一种偏见,或者给了她一个标签。
其实我们所关注的东西往往是我们内心所选择、所倾向的部分。有人,看到的是玫瑰,有人看到了花刺。
【四】
放慢脚步,学会虚度光阴
精读君:你觉得作为普通大众,我们如何保持诗意的心灵?
Sabrina:心中有爱,诗意就在。
记得当年汶川地震那句充满诗歌力量的口号:“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这句话给社会带来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不亚于举国之力捐赠的物质资助带给人的感动。
所以说,诗给我们带来的境界是任何物质的东西都无法抵达的。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诗,只不过我们太忙了,生活的琐碎,让我们忽视了这一点。
精读君:那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找回诗意美呢?是否可以参考借鉴日本的生活美学?
Sabrina:发现美的前提是让自己的生活从忙碌、琐碎杂乱中,空闲下来。学会虚度光阴是一门艺术。要知道,闲人才是世界的主人。他们可以用心体味春夏秋冬,可以闲庭信步,可以沾花惹草,可以与花对话,对草谈情,可以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很难做到,因为生活逼迫我们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就算有心想停也根本停不下来。而且,假设有那么一个机会真的让我们停下来了,我们也会觉得无所适从。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忙碌的世界,已经不知道怎么享受停下来以后的闲暇时光。
但是这一切对我来说并不难做到,因为只要我去投入,在阅读和诗歌的世界中,一切就自然而然慢下来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见多识广,才能吸纳更多的营养。
说到日本的生活美学,首先日本是一个去过一次还想再去的地方。其次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国家的细微处特别能够体现大智慧。无论是它的断舍离,还是它的极致精,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反而是现在的一种盲目和狭隘的爱国主义行为,我觉得是不可取的。
精读君:你会特注重培养你的孩子对诗歌的兴趣吗?
Sabrina:我的孩子是一个理工科的大二学生,在我的影响下,他非常喜欢看书,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精读读友会就是他推荐给我的。我觉得一个人应该是文理相通的,作为一个理科生,如果有了文学、艺术和诗意的扶助,那么他的格局将会更加宽广。
精读君:最后,你有什么想跟精读的读友们说的话吗?
Sabrina:精读的书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虽然相隔很远,大部分互不相识,但是如果我们读过同一本书,我们之间就是相通的。曾经在去贵州支教的飞机上,我隔壁坐着一个陌生人,他手里正拿着一本雾满拦江的作品。正巧我最近也在读这本书。很快,这本书就起到了破冰的作用,我和他相聊甚欢,后来才知道他是一个上海的大领导。因此我想说,书可以让人忘记各自身份,纯粹而清朗。
精读君手记:文中所使用图片由Sabrina提供。
以下附上Sabrina的另一首诗:《一根爱情的钉子》
一根爱情的钉子 在心头闪亮着
它在寻找一个落脚的地方
是墙的里面,还是外面
是里面松软,还是外面脆弱
会不会敲到骨头上
弄断什么
这根闪亮的钉子,和香烟头一样
在深夜一明一灭
钉子上,虚拟的花儿和诗句,都醒着
花儿睡不着,花儿不敢睡
花儿怕,今夜的台风会把它裸露的蕊
吹落,会把心尖尖上的那抹红
吹得,满城风雨
那几个长长短短的句子,也睡不着
它们在摇摆,它们的摇摆不是因为风
是因为,它们明明擅长表达
却 一次次地 词不达意
噢——这都怪,那根爱情的钉子
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霜
之后,还没有生锈
还会,在某个夜晚,承担起
一朵花,和一些句子的,重量
以上就是精读君此次对诗人Sabrina的采访。诚如Sabrina所言,一个被诗意笼罩的人,不太容易被物质的东西所干扰。内心丰满而富足的她,在她诗意的世界,悠然闲适,享受属于自己的阅读时光。
你的问题 这里有答案 微信公众号 【精读君】
戒酒诗入得洞府锁金关 世上不知方何年纵修三花能聚顶 大道还成酒中仙作者:张震。字:谦声。号:阁楼居士
在这么下去要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