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很容易,悲壮就不简单了,既悲且壮,那就是鲁迅的杂文集了。
《彷徨》,《野草》,《呐喊》,他一直生活在黑暗的最深处,他妄想着肩住黑暗的闸门把青年都放进光明里面去,伟大吗?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你。
鲁迅这个人,我一直不懂他,小时候看这人的文章就觉得他很怪,为什么他文章里的人一个个儿的都那么像神经病,就连小孩儿都是麻木冷漠的。后来了解到他整个一生才慢慢懂得了他,一个让人心疼的怪老头,幼年失护,青年兄弟失和,工作被辞,对象还是旧式婚姻包办,毫无情爱可言,一直被肺病困扰,也没活多大。
他本身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
《丰乳肥臀》
当时上高中读的这本书,大家听见这个名字就笑话我,说怎么看这么色情的书。我笑笑没说话,只要你自己看了你才知道什么叫悲哀 悲壮。里面有一个细节描写,我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当时,男主角的妹妹为了一个馒头,被合作社的掌勺的骗着强奸了。那个吃的滚圆滚圆的厨子,挑着馒头,将馒头伸到他妹妹年轻,自己从后面强奸了妹妹,妹妹一方面因为太饿吃馒头而感觉到非常噎人,一方面又因为后面进入的厨子带来的疼痛而流着眼泪。原文的描写自然比这更悲壮。
就在前些天,刚看完余华写的《活着》,看完之后让我觉得很难受。书里主人公所有的家人都相继离他而去,每个家人的离开都是无法想象的意外。每次看到他的生活刚好一点,觉得这下应该能过上幸福生活了吧!但是生活又会给他一个噩耗。看完了余华的《活着》,想到了之前刘可乐在《奇葩大会》分享时说的:“追求意义本身是多么荒谬的事情,而活着本身也是多么荒谬的事情,活着本身不就是意义本身吗?”这本书让人悲伤之余,也能给予你前进的力量。
,
我觉得是《人间失格》。每次读,都能感到一种透骨的寒意。
你看啊,我犹如孤犬般摇尾乞怜,毕竟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
可是,不幸的是,人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你不能理解我的独怆然而涕下,我也不能体会你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所以啊,我无处倾诉,无处宣泄,只能将胸中郁气注入书中,可写到最后,只有一句淡淡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骆驼祥子》。不可避免而没有解脱(例如报复、死亡、出走)的悲剧,有过美丽和积极,但转瞬即逝,也有过努力和挣扎,但均以失败告终,留下的是无可奈何、不得痛快。悲剧故事要静水流深才让人感同身受。
我觉得应该是《哈姆雷特》吧,书中的男主角为了复仇,进行了一场血淋淋的宫廷争斗,虽然他复仇成功了,但是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个悲壮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