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人物似乎不信神,他们所信奉的是祖宗,信奉的是公理。他们所生活的白鹿原虽说有白和鹿两姓,但他们有共同的祠堂,共同的祖宗。他们共同举行对祖宗的祭祀活动。这两姓可说是矛盾的统一体。书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甚至可以说,白鹿村每个人都绝非善类,正值如白嘉轩也会干出偷换风水宝地,借人生子这种事。每个人都有阴暗面,也都有善良的一面,更多的时候,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人物的复杂性由此而出,人物的形象也入木三分,有血有肉,鲜活了起来。总之,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不过,书中的一句原话倒是很贴切: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这是真理。
《白鹿原》是一部精准版的中华民国史和中国共产党党史,是对毛泽东著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精准的注释,是一部正确详尽了解民间民国史和党史的一部不可不读的好书,本人读完《白鹿原》后,又全部读完了《毛泽东选集》1—4卷,接着又购置了全套《毛泽东文集》。一部《白鹿原》简直就是对毛泽东著作的详细的注解。
虽然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国人的劣根性之类,家族的斗争确实很明显,谋篇布局格局不小。但大多数时候给人感觉书中对于性的描写还是比较大胆的,简直是性启蒙的存在。总之是一部非常伟大的著作,人物命运的百回千转,社会历史的演进恢宏巨大,传统文化的兴衰则是全书的精神主体,以至人、社会历史、文化精神三者之间相互激荡,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作品的时空,在我们眼前铺开了一轴恢宏的、动态的、极富纵深感的关于我们民族灵魂的现实主义的画卷。
马尔萨斯《百年孤独》的山寨版,就是一页一页翻着,照葫芦画瓢写出来的。
我认为朱先生的价值在于点醒了世人也是读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正确的为人道理。在人物方面,我比较信服白嘉轩,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为人之道,尽管世事变迁,白家却屹立不倒的根源就是在于白家的家训。这点我觉得值得当今这个浮躁投机的社会认认真真的思考。从小说的情节走向来看,作者想说的应该也是这个,国共两党争雄,其实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意义并不大,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一直都以过上好日子为追求的,谁当政并不重要。但遗憾的是在书中的半个世纪,纷纷扰扰,都是在与老百姓过不去。白鹿两家的后代的走向也在侧面抨击了一些事实。总的说来,我想这部书的确映衬了扉页上的那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史诗”。
我感到白鹿原的历史性,人性,社会性方面的记叙描写,胜过巴金,胜过茅盾。它是近代白话文小说的颠峰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