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贤杀鬼出自搜神记,原文很容易读不翻译了。南阳西郊有一亭,人不可止,止则有祸。邑人宋大贤,以正道自处,尝宿亭楼,夜坐鼓琴,不设兵仗。至夜半时,忽有鬼来,登梯与大贤语,眝目磋齿,形貌可恶。大贤鼓琴如故,鬼乃去。于市中取死人头来,还语大贤曰:“宁可少睡耶?”因以死人头投大贤前。大贤曰:“甚佳。吾暮卧无枕,正欲得此。”鬼复去。良久乃还,曰:“宁可共手搏耶?”大贤曰:“善。”语未竟,鬼在前,大贤便逆捉其腰。鬼但急言:“死。”大贤遂杀之。明日视之,乃老狐也。自是亭舍更无妖怪。
禹王锁蛟!大禹的故事,山海经有记载。大禹治水使陆地得到安宁,蛟龙担心危及龙宫,便率九仔以及水蛇、龟鳖之类,引潮逞凶,阻止大禹治水。大禹利用母蛟喜欢引水上涌之性,令臣民立于山巅,等待蛟龙涌上,以滚木滑石击之,蛟龙则退。双方相继战斗于伊洛、河朔、陈蔡,最后将母蛟围困于颍河。蛟龙败阵,子孙四散。禹命勇夫数人,跃入水中,用绳子将母蛟龙拴住。挖一深井,立一桩柱,把母蛟龙锁于井中,使其永不得出,只留下鱼鳖虾蟹生存于江河湖泽中,与人类为友。
龙伯钓鳌出自列子。古代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常随波潮上下往还,上面所居住的都是神仙,天帝命北极神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但是巨鳌托山浮动不定,龙伯之国有人觉得不便,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趋走)……于是贷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这个很牛,想象力爆棚。
《黑暗传》真的是奇书,里面到处都是民间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而且这部书本来不是书,是十万大山神农架里口口相传的唱词,专门在丧葬之时唱。如今被整理成书,里面很多神话说法与今人认知的神话传说是有很大差异的。
人类出现后,神派牛传达自已的旨意,让人一天吃一顿饭,打扮三次。然而牛给人说反了,变成了一天吃三顿饭,打扮一次。神知道后,气得骂牛:这人们怎么够吃呢?!然后罚牛去凡间给人们耕地。
元杂剧时期的西游记相关神话《二郎神锁齐天大圣》。故事中水帘洞猴王为三人“齐天大圣”“通天大圣”“耍耍三郎” 二郎神轻易捉拿了大圣,而且大圣身为反派被捕后奴颜尽显,形象不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