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上方面,西方人注重思辨、理性、分析、实证,剖析整体再加以综合;中国人注重直观、整体、经验。在西方哲人看来,只有思辨性的东西才是最真实、最完善、最美好的。从古希腊时代起,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们都把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式作为认识和把握事物真理的最基本手段,并把“分析学”或“逻辑学”视为一切科学的工具。这种思维方式,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发展。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不是通过归纳推理,演绎推导,而是基于事实,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加以识别、理解和进行整体判断。与直观的思维方式相联系,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体知”而不是“认知”。老子首创了“体道”说。“体道”,就是以心灵体验的方式去把握宇宙的根本之道。儒家是把认识的对象作为人类自我意识外化的伦理情感的整体来体验的,从中寻找对主体伦理、价值规范的印证。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首先是出发点不同,中国文化从“天人合一”出发,西方文化从“天人相分”出发,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中国文化选择站在统一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而西方文化选择站在对立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其次,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至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中国文化釆用辩证思维,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合二为一的处理问题,西方文化釆用形式思维,一分为二,一分到底,二元对立。最后是由于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导致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同,例如中国文化重精神,西方文化更重物质;中国文化重道德,西方文化重法治;中国文化重责任,西方文化重权利;中国文化讲和谐,西方文化讲斗争等。东西方文化各有千秋,应互为参照,取长补短。
华人是传统的家族士族制度,华人崇尚血脉和传承,具备强烈的规则性,所信奉的本土宗教讲究自然之道,认为万物都有规则,人道也是一样,思维上更加细腻和丰富,具备更多的层次和含蓄,有曲折性。西方人是典型的普惠式宗教体系,在相当长的年代,神权凌驾在皇权和人权之上,西方人思维更加开放,重视神权而轻视人伦,近现代虽然在维护人权,但是其基础却依然由神权把握,当神权相左时便发起神战灭除人权,西方人的思想更加开阔,喜欢探索未知和习惯触犯规则,从而造就了他们更加开放的性格和思维,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也更加直接而外露,往往直来直往。两种文体的体现是两种人的性格,没有不好或者不对,因为这些只有后人有资格评价!
西方人“重利”、“重法”,中国人“重义”、“重情”。西方社会由于强调以个人权利为基准,以追求私利为目标,因此不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只有依靠法律才能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法律既可以保护个人的权利,也可以制裁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西方国家法治的发展是与人的权利价值观有密切关系的。中国人由于受传统的义利思想的影响,重义轻利,重情轻法。孔子在《论语》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把义当成最高准则。儒家强调,不能驱义逐利。由于自古以来主要靠道义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维系社会,而不是靠法律约束,因此,人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中华传统文化,大源和底蕴为农耕文化,是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成的、以儒学为主要特色的文化。中华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本土道家和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正统保守,安土重迁,落地生根,几千年一脉传承,从未中断,树大根深叶茂。而西方文化的底蕴,为基督教文化,中世纪的黑暗,使古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中断。直到文艺复兴运动,才重拾古希腊文明,进一步发展为海洋文化,这种海洋文化,富于侵略性和扩张性,具有海盗的冒险精神,发展了自己,给世界带来新文明的同时,也给东方世界带来了灾难。
网上有一个中美两国关于“开关”还是“开与关”的幽默故事,充分表达了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区别。美国人:你们的“开关”到底是开还是关?中国人:开和关都可以啊。美国人:为什么叫“开关”?中国人:因为也可以开也可以关啊。美国人:脑仁疼。从这个简单对话中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开与关融合的文化,开关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而美国文化是一种开与关分离的文化,开是开,关是关,开与关是不能混和在一起。如果用一句话表示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是开与关融合的文化,而美国文化是开与关分离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