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指责质疑儒家思想的人,说他们根本不懂儒家,连论语都没有看过,说这种话有一定道理,但是深究起来就站不住脚,大部分人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是接触过儒家最经典的思想的(没有全读是肯定的,大部分人不是搞研究的),更何况社会家庭里方方面面都是儒家思想文化痕迹,即使大家没有熟读,但也内心依旧知道儒家道德,如果说这还不够,那么儒家思想就是彻底的失败,传了几千年,居然大家都不懂,这算什么?思想是潜移默化自然而然流入,它必然无声无息影响个人,如果说大部分人都是误解了儒家导致儒家思想的败坏,这也是站不住脚的,思想者与继承者连意思都表述不清?这只能说再好听的话与愿望拿来实践都需要切合实际,要可行,可实现,儒家是好的愿望,但却只能抚慰人心,有宗教的影子。
看到这么多读友参与讨论,表达对儒家思想的态度。
许多朋友对儒家思想持反对甚至鄙视态度,更觉得传统文化传承任重道远啊。
没有说教,没有指责,没有抱怨,没有争辩。有的只是坦荡、真诚、善良的心态,与朋友们交流我的想法。
不论支持也好,反对也罢。诚恳邀请大家阅读一两篇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等。或者收听一段傅佩荣等老师的讲座。对儒家思想进行初步了解,如果确实读了听了,你一定会产生自己的想法,你就会得出对儒家思想价值判断的态度。
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阶级教育垄断让中华民族早早脱离奴隶制,杏坛讲学让人人平等进步落实,《春秋》指引太史公司马迁写出《史记》,推崇禅让制让帝王皇权惶恐,以孝制天下让天下人知道反哺,孟子质问宣王让皇权知道厉害关系,韩愈顶撞皇权让精神永流世间,司马迁甘愿当学生,子贡甘愿守孝六年,唐宋八大家甘愿俯首,荀子辛弃疾苏东坡范仲淹欧阳修岳飞柳宗元司马光韩非子王安石王阳明钱穆季羡林饶宗颐
人带着欲望出生,如果不能在后天得到德的约束与疏导,必然被欲望吞噬。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海纳百川,有极大的包容性,而儒家又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与思想主体,儒家主要思想即为德,德不与任何领域矛盾,只能是促进其领域更好的发展,无论是诚信,还是敬业,总之无论在任何领域,领域里的人怀德总比怀恶好。
不明白究竟什么才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如果是传说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为什么不呢?现在的国人缺什么?责任、担当、勇气、善良,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我只想在这里问一问,儒家思想有两千多年了直到现在他改变了中国什么面貌,对中国广大老百姓当中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儒家思想,其实都是一些极少部分知识分子吹捧和夸张,这对我来说是毫无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