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文字却有一种洞悉世间百态的深刻,又流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百年沧桑,杨先生和中国一起走来,经历了无数风雨的她,在乱世中能守住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在浮躁中又保持着自有的宽容与豁达,很值得尊敬。
喜欢她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正如她自己所言: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在一个喧嚣的年代,她依然过着最朴素的生活,她和丈夫钱钟书的稿酬都捐给了清华大学,创办了“好读书”奖励基金。她从不注重外在的物质,唯有读书,才是她心中所想,她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借鉴。
我欣赏她老人家的一点,是:她和钱先生,在同一代学人里,总有声音,认为他们彼此欣赏到有恃才傲物之嫌,宗璞前辈等都写过文调侃。
杨绛先生的文字,即使放在那个大师云集的年代也丝毫不显黯淡。她的散文好,译作更好,小说更是入了化境。
她的文字,平淡,温和,娓娓道来。同时,内在也有着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那是见过盛席华筵,尝过千般悲喜后的人生凝练。
杨先生这代人的风骨,如今不能说绝迹,但终归是越来越少,像一滴灵魂冷压的清墨汁滴在水中。欣赏她的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