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读书人,在古代一般是指读儒家经典的读书人,是一个相对比较窄而且门槛比较高的。古代读书人志在修身治国平天下。今天的读书人是个比较宽泛普遍的概念,上过学除文盲以外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读书人。读书人与知识分子不能划等号。很多知识分子在媒体上发声被大家嘲笑,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替人代言。
读书人有求知欲和上进心,按所读典籍所言礼法约束自我,遵守道德规范于现实生活。但读书人好高骛远粗心且脆弱,冥顽不灵,所以不懂人情世故又轻率,百无一用是书生。知识分子是有资格发表自己言论影响他人,能因时制变主导群众行止的有主见和知识面广的读书人。
一个人读过不少书,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但从不参加社会活动,那么他就是个纯粹的读书人,人们一般不会称他为知识分子。只有有理想、有作为的读书人,为了心中的伟大目标而奔走呼号,鼓动他人,才是合格的知识分子。
读书人大都用来形容斯文人,但是不是说这个人有多大的能力,能搞事情,比如《武林外传》里面的吕秀才就只能叫读书人,知识分子就是指这些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形成一定影响力的,一般指近现代的,比如鲁迅,徐志摩等人。
读书人是对通过阅读书本知识来充实智慧的人统称。知识分子是通过学习后,人的智慧层次比较高和强的称呼,知识分子的知识面比较广,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比较清楚。知识分子就是实用性的读书人。
读书人和知识分子基本是同一类人。就像弹簧刀,你可以说它是工具,也可以说是武器,叫法不同,指向却是一致的。但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确实是不同概念,读书人外延要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