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的对比都参杂个人主观愿望,看很多古龙迷的人,把古龙小说吹得玄之又玄;看很多金庸迷的人,把金庸捧得高之又高;我毫不惭愧地说,我看完古龙所有小说(除了圆月弯刀、剑梅毒香等几部代笔作品外,既然是代笔,那就是别人的作品,没必要看),金庸的我看了笑傲江湖、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神雕侠侣,其它的都没有看。
要我说,两个人好的地方都很好,烂的地方都很烂。金庸小说后面虽然精彩,但前面章节确实难读,就拿倚天屠龙记来说,从郭襄上少林寺到张无忌长大,很多费事本就可以简略,没看电视剧不知道张无忌是主角的人,看小说看十天半个月你都找不到主角是谁,古龙小说方式我比较容易接受,主角通常一开篇就出场,感觉很清晰,但古龙构架又远不如金庸。
古龙情节很紧凑,一环未解一环又来,而且很多地方很诡谲离奇,这是金庸小说里没有的悬念,比如名剑风流和大人物里诡谲离奇的情节,金庸小说中就没有。但金庸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气势,古龙里很少,比如武林外史开篇,七大高手相聚仁义庄,人物性格形象鲜明,这类似金庸桥段,古龙小说很少有……
总之一个话:各有各好,各有各的烂。
一个聪明人知道未来的一切不幸和痛苦,还要坚持自己的勇气,也是一种侠客的豪气。再说金庸,相比之下,金庸的侠更有文化底蕴,而且还是梁山好汉型的,维护正义,爱国爱民族,射雕三部曲就是代表。在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倚天屠龙记》中,无忌已然不是那么大无畏的烈士了,更像是一个正常人,足够,到了《鹿鼎记》没有了侠的大豪气,更多的是似普通人闪耀的人性光辉。总之,金庸笔下的侠客仁义至上,是“我必须”的作派,原则高于生活。而古龙笔下的侠,随心所欲,是“我乐意”的作派,潇洒才是姿态。金庸和古龙江湖里的的儿女情态,尤其是女子形象也不尽相同。金庸笔下的女人们,古灵精怪如黄蓉,慈爱仁义如穆念慈,心狠毒辣如李莫愁等,皆个性鲜明,可亲可爱,栩栩如生。而古龙笔下的女性则显得木讷更像是大侠的附属品以楚留香的几个红颜知己为例,都貌美如花,温柔似水,但是个性却不鲜明。又以林仙儿为例,貌美如花,却也总爱脱衣,缺少一种特殊的性格美。
金庸的武侠世界如同古典油画,色彩浓郁,广阔深远,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感,时间在黄钟大吕的闷响下丝丝缕缕地流逝;而古龙的武侠世界则更像是水墨画般,人物都是白描状态,只有意境和心情,人物造型孤傲,峻拔。金庸构筑的江湖在庙堂之下,他置身于传统社会中,时刻心念家国天下。很多武人身在江湖,亦胸怀天下,如萧峰舍身跳崖换宋辽边境百姓十年安昌,如张无忌振挥大旗号令天下推翻元廷,如郭靖淳朴少年,心系中原扎营襄阳号令天下豪杰抵抗蒙古铁蹄。古龙的江湖更纯粹一点,和庙堂之间习惯地保持距离。其江湖的背景大都是架空的,让人看不出是什么时代,更纯粹的是背景让读者更愿意去探寻人物内心的细腻与悲情。
金庸文细,每个情节都写得细致,算是继承了传统小说的文风。古龙文风超脱,写的并不像金庸那样啰嗦,让人看的时候充满了想象力,一个字——爽。
总结:看金庸小说是难受的,因为段落问题,用手机看特别累,适合看纸质书。看古龙小说就轻松多了,电子书和纸质书都看的爽!
看金庸时,你总想着怎么还没看完,一看就是一夜。看古龙时,你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看金庸是枯燥的,但看完你就会学到不少东西。
看古龙是爽的,但看完你会发现没学到什么东西!
当然,这是我的感觉,不知各位是怎么想的……
金庸的江湖是为了大义、国家;古龙的江湖是为了爱人、朋友!
金之江湖人为庙堂死,古之江湖人生于江湖且死于江湖,二人之江湖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在庙堂之内和一个在庙堂之外,其实在我看来金先生的江湖虽说升格了家国大义却淡化了传统意义上江湖的“险恶”,精于阳谋,一切的一切都放在表面上,乔峰绝不会像陆小凤一样揣摩人心,所以金式之主角总拥有一种浪漫主义悲情英雄情怀,而古龙不同,他写人性,江湖纯粹就是江湖,刀光剑影,夙怨世仇且无了尽,或许他的江湖缺少些大义,但是也正是缺少了庙堂气的江湖才诞生了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等等带给人更多真实的“江湖人”。
金庸先生的江湖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江湖里有侠,有百姓,有天下。而古龙先生的江湖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为侠者,酒色才情,偏偏潇洒少年。古龙先生的中心理念是有所不为,有所必为,他自己亦多次点明,他笔下的侠客都是浪子,带着稀奇古怪的武器,身怀高傲深涩的武功出场(像圆月弯刀)。而且有着超出常人的智商,主角总会被卷进阴谋里,面临选择,高智商的主角往往会做一些使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蠢事,旁人便觉费解,主角就会说,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