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汉字书写艺术,具体表现为汉字书写时的造型美。因此,自我们的祖先发明汉字以来,历朝历代都不断涌现出书法大家。书法大家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汉字写得更美观,更具艺术性,使人们在读懂文字的同时,还能领略到汉字造型之美。那么,为什么现代人的书法不如古代人呢?实际上,很多由手工制作传统技艺随着科技发展,都会逐步被机械制造或智能取代,书法艺术也一样。文字的发明者,首先考虑的是书面交流,由于人们追求美观,便出现了书法艺术。虽然活字印刷早已发明,但毛笔书写却一直贯穿着整个古代时期,而且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重视人文而轻视自然科学,古代多以文取士,因此,人们为了功名,便主攻文学,写好文章的同时,也练好了一笔好字。进入现代以后,科举制度废除,自然科学从西方传入我国,学生开始多科目学习,要分出经历学习理科,不再专攻写作,练习写字的时间也就少了很多,字自然就不是太好了。特别是胶版印刷的出现,也不用太多的人工抄写文字,能写好字的人也就逐渐减少。到了当代,计算机的普及直接代替手写,很多人不但不会书法,连基本的手写都不会了。而书法在当代已经不再有实用性,还有浮躁的商业尘埃淹没了人文气息,人们已经逝去了淡定和风雅,书法艺术便无从谈起。
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熟中生巧。古人在·幼儿时从识字开始首先接触到的就是笔墨纸砚。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毛笔不离手。日积月累直至终生。其次就是接触范围广,创作书写空间大。从甲古文到楷书是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为古人留下了充分的创新空间。使他们能创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书写风格。这就是为什么在我国古代会产生那么多书法宗师大家的原因。反观现代人却不同。毛笔从请末开始就己经不是主要的书写工具了。取而代之的是硬笔(铅笔,钢笔,圆珠笔)。用毛笔写字不是惟一性了。变主动为被动了。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可以不用任何书写工具动动手指就可以书写出汉字来。再一个就是汉字书法发展到今古人为现代人留下的创新空间太小。书法家很难创作出属于自已本身独特的书写特点,而被世人推祟。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这就书法艺术在书写创作上现代人不如古人的原因了。
汉字书法的真笔法由远古开始逐渐丰富和完善至南北朝时达到巅峰,而后便一代不如一代,古笔法被逐渐遗失。唐人坠离书法巅峰不远,尚知优质笔画与古笔法之间的关系,但已感到遗存的古笔法已不易复制优质笔画了。因为唐人知道在复制优质笔画时必须使用遗存的古笔法,所以便理性的提出尚法。至宋代古笔法已遗失殆尽,当时那些掌握话语权的蠢材们,既无遗存之古笔法可用更无正确理解前人书法理论再创古笔法之能力。无奈之下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便无耻的披上了尚意这块遮羞布,以致谬种流传遗祸至今。
对于古人书法的认识。书法就是用汉字组织的作品表达出来艺术形式,涉及字体、线条、结字、章法等等。古人文人墨客众多,爱总结爱创新爱归纳写字经验的人多,形成的各种字体,风格多样化,也出来很多书法名人和大家,书法大家再多,也都围绕如何把字写美这一目的的。再则,这些书法名人和大家爱交流经验,爱总结写字规律,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和发展书法艺术。导致现在的我们如何再创新写字技能和方法,也让古人的经验已经深入我们现在爱书法的脑中,无法自拔,无法改变审美观,无法对创新的理解,无法对今人书写方法而认知。
使用书写工具的问题。毛笔,几千年的书写工具,是文人墨客必备品,也是文房四宝之一,可以说是古人自学字开始,就学着用毛笔写字,也可以说自古人小时就练习掌握毛笔运用自如的方法和技巧性。到20世纪初,钢笔的兴起和使用,也慢慢和逐步将毛笔的使用携带不便,也渐渐将钢笔推至书写字舞台的前沿。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毛笔的不经常运用要达到写好字,这也是天方夜谭、海市蜃楼的。
现代书法并没有越来越差,顶级书法家的质量并不低。如果是因为普通人的字和古代不能比,那是因为一来,纸币书写本身的没落,二来是教育基础的扩大。古代能够写字的人都是社会的精英啊。另外还有幸存者误差。古代人字丑的作品根本流传不到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