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子黛,是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一种昂贵的青黑色矿物颜料,出产自古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说文》云:黛,画眉石也。女子画眉,最开始使用的材料是烧焦的柳枝。随后出现了一种叫做“黛”的黑色矿物,使用时在专门的黛砚里用水化开,如墨一般。石黛画眉在汉代就已经很广泛了,汉墓中曾多次发现用于磨黛的石砚。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画眉材料,南北朝时期女子多用此画眉;而隋唐时期的妇女则使用一种产于波斯的画眉材料——螺子黛,螺子黛为块状,使用时不用研磨,只蘸水即可,所以时人称为“石墨”或“画眉墨”。到了宋代,画眉墨就已经广泛使用。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是如此。
在电视剧《甄嬛传》中,波斯给大清的皇帝进贡了螺子黛,但是数量有限。螺子黛其实就是古代女子画眉的眉笔。在古代女子所使用的画眉材料,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战国时,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那个时候的女子都是用柳枝烧焦后,用树枝上烧出的黑涂在眉毛上。其实那种涂法很黑,很浓,很不自然,感觉还蛮吓人的。后来女子们开始使用石黛,它是一种黑色的矿物质。就是在画眉前,先将它放在石砚磨碾,把它碾成粉末,然后再在粉末里加上水调和一下,调和好后,就可以蘸着使用了。这样画出来的眉,要比用烧焦的柳枝画的要好多了。
“黛”字好理解,因为当时把眉笔都叫做黛。有各种黛,铜黛、青雀头黛等。“螺子”呢?之所以叫“螺子黛”是因为这种眉笔里有一种原料,它不是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地中海的海螺。因为把这种海螺研磨成粉末状态,然后再进行加工。加工之后,它会出现一种非常漂亮的颜色。这种颜色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青色,它可能稍微带点紫色,所以呢就把这种颜色叫做泰雅紫。用泰雅紫来画眉毛,高贵典雅,色泽度好。所以一进贡来,妃子们使用后,都特别地喜欢,就都极为地想拥有了。
古人不像今人一样用眉笔或眉粉画眉,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画眉工具有铜黛,青雀头黛,螺子黛,其中铜黛最为寻常。铜黛也就是我们说的铜锈,易取,是当时绝大多数妇女常用的。可是,只有螺子黛,成为了画眉的奢侈品为什么呢?因为它产自波斯,现在看来是国外进口了;它制作工序非常繁复,产量很低,物以稀为贵啊;螺子黛使用方便,不用像回回青一样研磨,只需沾水即可。在当时据说每颗价值十金,如此名贵又罕见的螺子黛当真是好东西。
在《甄嬛传》有这样一个情节,内务府拿着今年波斯进宫的三斛螺子黛问皇上该如何分配?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何故要请示皇上呢?华妃为何知道赏了一斛给甄嬛后大为不悦?原来这螺子黛里大有学问,这螺子黛代表的可不止十分贵重的梳妆工具,更代表皇上的至高宠爱啊!所以它绝不是一般的赏赐,能得到这赏赐的都不是一般人。
螺子黛出产于波斯国,也可称作“螺黛”,是一种画眉材料,相当于古代的“眉笔”。由于螺子黛是由商人从千里迢迢的波斯带进来的,供应有限,故价格不菲,因此螺子黛一般都进贡给皇宫的妃嫔们使用。使用螺子黛时,用水蘸,不用来回研磨,十分方便,颇受当时女性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