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是对人类社会思考形成的,而另一部分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形成的。对人类社会思考形成的,那是精华部分,是值得保留和提倡的。根据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形成的,则需要随时更新和淘汰。这个道理很简单,比如重力学揭示了世界的很多现象,天地万物都有跟重力相关的现象。
传统文化从五四开始就被打的体无完肤,然后从王小波那一代开始,不断的被拉出来鞭尸。但是鞭的是什么呢?说到底,史学,经学,理学的研究,都没有断。只是范围小,影响小,经费少。属于不能上知乎就看见,只能上知网找的情况。而且也结合上了考古的研究方法,可以,这很兰克,只是能坚持到那个水平的更少了。所以我觉得也不怎么用复兴,维持现状就好。
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由于地域差异由此而生各大流派。众所周知,电影艺术起源于西方。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震惊世界,殊不知早在千年之前,遥远的东方彼岸,早就有了和卢米埃尔兄弟如出一辙的表现手法,而这,正是皮影戏。
我觉得文化的本质,尤其中国文化的本质不在于物或式,而在于人本身。所谓文化就是你我身边的一饭一茶,应时所需,应势而变。千年以来风行一时的文化不少都葬进了土里,又何苦拉出来洗净穿戴呢?而所谓复兴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根没有死,雨露风霜后自有果实。
我们应当保存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文化本身是能够回答“我们是谁”的基本问题的。之所以西方文化好像就是现代文化,实际上是一个错觉,只是因为基督教文明最早完成了让他们的文化适应现代工业文明体系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上,西方完成的最早,伊斯兰文明遇到的困难最大。
之初,性本善,现在很多家长已经不能很好的理解并实践这句话了。本来小孩子在开始懂事的时候,都很天真,真性情,乐于分享,而很多家长却提早的将自己对世界恶的一方面体验和理解灌输给了孩子。等到小孩叛逆的时候,就会首先尝到自己的这一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