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南京人说是过小年。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夕当天下午开始贴对联,撕下来的对联要挂到树杈上去。不懂为什么,只知道是习俗,年年如此。除夕夜会守岁,不过不是守通宵,而是12点准时放鞭炮,一直到天亮都会有人放,所以你得带着耳机才能入睡。
我的故乡在大悟夏店镇,初一拜干爷、初二拜舅爷、初三拜亲爷、初四拜姑爷,有“拜年初五六,无酒也无肉”的说法,其实无酒也无肉是不可能的。也没有最不喜欢的习俗,只是餐餐喝酒,人有点受不了。
年初一我们这游神,说起来有点封建迷信,不过如果你有兴趣百度下粤西湛江游神,就知道什么情况了,可以说有点惊悚,胆小还是不要看的好。正月十一到十五,点灯。这个跟去年村里族里出生的男丁有关。是的,男丁,生了多少个男孩就在祖祠点多少盏花灯,女孩子是不给点的,重男轻女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