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点时间给自己科普,让自己知道医学上对于死亡的定义是什么。你对死亡有恐惧,那就直面它,知道关于死亡的科学的解释,明白一个生物的死亡过程是怎样的。没有了艺术的主观的想象,减少了未知的比重,你的恐惧自然就会下降。在此基础上了解历史,用读故事的心态去看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然后体会这个问题:他们的死亡是否让他们之前的作为都变得没有意义,或者,站在读故事的旁观者的角度,那些不想死的大人物所做的事情在你看来是否可笑。
悲痛是正常的情绪,在痛失亲人之后,这种情绪是理所应当的。尽管人们的生活中,这种悲痛的情况不是很多,但是不经常发生不等于不正常。人们对于失去的反应是本能的,不受意愿的控制。很少有人能真正控制这种情绪的。我爱着某个人,我与他相处愉快,我可以表达我的幸福。当我失去所爱的人,我也同样可以表达出悲痛。我们的悲痛是为了自己而表达的,因为我们被抛弃了。
所谓死亡,就是我体内原子的特定组合打散重组的过程。诚然,这些被拆散的原子不会意识到它们曾是我,但即使它们天各一方,也会永远存在下去。能成为这种永恒的一部分,让我感到一种妙不可言的慰藉。更进一步,如果原子可以无休无止一直组合下去,说不定哪天,这些雄心勃勃的原子会再次组合成一个我。毕竟,永恒之中有的是时间让这些特定的原子组合,来一场安可表演。
我觉得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害怕死后那个未知的世界。如果死后真的有天堂,或者另一个平行的世界,那么死亡就一点也不恐怖了。至于如何坦然面对死亡,以前和人聊起这个话题,我会说,可能我老了会有一个宗教信仰,相信人死后是会有去处的,只有这样我才不会恐惧死亡。但如果一直都没有信仰,那可能希望自己幸福?一生很值,应该会减轻一点恐惧吧。
我一直觉得,得老年痴呆症何必抱怨命运不公呢,这分明是件幸福的事。我会慢慢的忘了自己的快乐和痛苦,在一种缓慢、逐渐的、可以接受的速度下和这个世界说再见。当我完全忘了全部,变成了一个呆傻萌的老头时,虽然你认为我活着,但是我所理解的自我已经烟消云散了。没有痛苦、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另一个苍老的孩子般的我,继续在世间留以微笑...
我的一部分在不断的死去,而我的另一部分又在不断的重生。只要明白我已经死过了,那么未来生命的终点,亦不过是在重复我所经历过的死亡罢了,无所惧矣。





